宋代杜绾在我国第一部论石专著 《云林石谱》曾谈到产自我市分宜县境内的奇石“分宜石”:“袁州分宜县江水中产石,一种紫色,稍坚而温润,扣之有声,纵广不过六七寸许,惜乎地远稀罕,不可常得。”除了分宜石,我市还出产包括袁石、草花石、菊花石、黄腊石、太湖石等在内的十多种奇石。 丰富的奇石资源,吸引了一大批寻石、赏石、藏石的奇石收藏家,李石鸿就是最痴迷的一个。由于爱石成痴,他甚至将本名“李小华”改成“李石鸿”。 图为李石鸿正在给找到的奇石上油保养。 惊喜:新余奇石受业界认可 李石鸿与奇石的缘分源于1996年,当时他在广州经营山水盆景生意,周围有一大批玩石头的藏家。奇石和盆景的共通之处,让李石鸿对这个新兴行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奇石作为观赏摆件比盆景更有意境。 看的多了,他也萌发了自己捡石头的念头。这时他突然想起,家乡新余也有很多类似的石头,是不是也有观赏、收藏价值呢?借着回乡探亲的机会,他捡了几块蒙山出产的菊花石带回广州,请名家品鉴。没想到一些奇石收藏名家对这些菊花石爱不释手,并希望他再多找一些品相好的石头来交流。 受到鼓舞的李石鸿一头扎进蒙山、袁河找石头,同时遍阅各种论石名著提高自己的赏石眼光。在读到杜绾的《云林石谱》时,他发现这位宋代赏石名家对新余出产的分宜石、袁石等奇石都有很高的评价,这让李石鸿越发坚定了发掘新余奇石的决心。 收获:家藏奇石2吨多 慢慢地,李石鸿开始将生意的重心转回新余,并花费大量时间前往袁河流域寻找品相好的石头。找石的过程非常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赶路,晚上天黑才能回家,午饭常常在河滩上靠馒头就咸菜解决。由于找石经常是在荒郊野外,一辆自行车、一个蛇皮袋、一根撬棍就是他全部的工具,找到心仪的石头后常常要靠肩挑背扛走很长一段路才能骑上自行车。长期背着沉重的石头赶路,李石鸿的背部落下了严重内伤,每逢阴雨天气就隐隐作痛。 付出的多了,收获也同样丰厚,几年下来李石鸿的足迹遍布整个袁河流域,家里收藏的奇石也多达2吨多。李石鸿形容与石为伴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着”,虽然找石的过程非常辛苦,但与捡到一块好石头的成就感、把玩石头时的满足感相比,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遗憾:尚不能实现以石养石 随着身边玩石的朋友越来越多,李石鸿和几个朋友在北湖星城商业街开办了一家“抱石奇石馆”,供石友们聚会、交流,他们还筹备着要成立一个新余民间奇石协会。但由于我市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奇石交易市场,仅有的4家经营奇石的商店也零星分布在市区各处,生意清淡、难以形成规模,协会的成立首先面临的就是人员和资金方面的困难。 李石鸿告诉记者,他捡到过很多特别漂亮的石头,都是由于交易市场不成熟,被半卖半送转让给朋友。这几年他花在奇石收藏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经营盆景生意的精力也就相应少得多。但由于石头卖不起价,不说靠石头赚钱,甚至连以石养石这样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这样的现实难题同样困扰着许多和李石鸿一样的奇石爱好者。 虽然目前困难重重,但是李石鸿对新余奇石的前景还是充满信心。因为就在前不久举办的江西省第三届花卉园艺博览交易会上,他发现的袁石《北京人》荣获了奇石类金奖,另一位藏友的袁石《中国结》则卖出了15万元的高价。 来源:新余晚报 文/图 记者 赖娇健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邮箱:89409@qq.com|电话:13707107108|法律声明|【石展网】 ( 鄂ICP备09021864号-1 )
GMT+8, 2025-1-11 21:15 , Processed in 0.09385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