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展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238|回复: 0

博山人的赏石、藏石、玩石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6 15: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人的出生地和成长环境,会影响决定他的兴趣点,如果他在童年、少年阶段受到明白人点拨或外界影响,或许能为他后来的兴趣爱好奠定下良好的基础,观赏石收藏爱好者王恒利的成长过程就有这种因素,受接触的文化人群的影响,让自己走上了赏石收藏之路。












赏石兴趣的启蒙






     因为老家在大街王家胡同,与博山美陶的陶瓷大师朱一圭是近邻,小时候的王恒利,经常看到书画界的路长存、王颜山等人去找朱一圭,自己也蹭在一边听他们谈碑帖评信札,看他们挥毫泼墨完成作品,有时候朱一圭兴致来了,就招呼他:来,坐下,我给你画个像。现在回忆起来似乎是陶瓷大师哄小孩的即兴之作,但内里给孩子们的这些儿时印象,虽然未把王恒利引入到美术专业的道路上,但是给他艺术审美的潜意识里铺就了厚实的基础,这种无意识的美学教育,也是后来喜欢上观赏石的主要内因。
如果一个人有幸接触过真正美好的事物,这种美好会潜移默化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变成他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不管他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这种愿望都会伴随他终生。与朱一圭为邻,又在他那里见识了诸多文化名人的艺术交流,无疑,给处于懵懂期的王恒利在少年阶段产生的影响,似启蒙的种子,深深植入了他的心底。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王恒利喜欢石头,却还缺乏客观的外部条件,一是时间,二是经济基础。在读书当学生的阶段内,不可能涉足远行去寻觅,上学的时候没有经济来源,他没有能力去花钱得到自己心怡的爱物。所有这一切,都只能储存在心里默默的等待,这一等就是十几年,直到参加工作后,他的愿望才开始逐步实现。








赏石审美观的确立






     博山有山,山上有石头。纵横的山梁沟壑中,沉积了多少年的酸性黄色泥土,把一些无根脉的独立顽石掩埋在泥土中,任凭泥土中携带的酸性物质慢慢的或侵蚀或附着,从而穿透石体的溶洞形成了,密布于表层的细纹形成了,在大自然给与的不经风化的环境中,在地壳运动的外因作用下,在地下静静地度过了多少岁月之后,具有千姿百态的嶙峋怪石诞生了,成为了人类所钟情于集观赏与吟诵的文化载体,一经人类发现,打破了石块沉寂多年的宁静,把它们从泥土里挖掘了出来,当浑身的泥层剥离去后,或旖旎,或挺拔,或端庄,或清秀……其千姿百态毫无保留的展现给了它的发现者。




     一块石头摆在你的面前,从“顽”石到“玩”石角色的转换,实际是人们持有的审美观所发现其美学价值的过程。审美,貌似抽象,在赏石者眼里实际是有严格的区分标准和界定的。他们就是凭着自己的历练和丰富的经验,透过泥土的包裹去透视内里的形态,既是碰运气,又有有的放矢的把握。几十年的积累,使得王恒利具备了对赏石的审美判断,对其文化属性也持有了自己的观点:


     *博山人对观赏石的认识,其历史渊源在孙廷铨的《颜山杂记》早有记载,赵进美的《怡园记》中就有对八音石“一峰覆立,嵌空玲珑,天巧宛然”的细致描述,先人对赏石所沉淀的文化元素,对后人继承石文化的底蕴并加以弘扬广大,无疑是最好的范本和行为指南。
*博山人的赏石文化已经自成体系,形成了梯队的传承。
     如果赞誉一个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拿什么做例证?无非就是那些经历者的遗作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谈及这些,首先必须得回忆那些前辈老人们:李式如、王瑶谭、郝鸣皋、姚增海……等等,这代人对石头的喜好源自本真,毫无功利杂念,仅仅是凭着对石头千姿百态所带来的愉悦,自觉的升华为一种赏石雅趣,这些人对博山赏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弥足轻重的作用:往前,可追溯到明清的孙廷铨,赵进美,任浚,他们已经对观赏石有所记载,或置于案牍,或安放于庭院,成为启迪后人寻其踪迹的路标指南;启后,带动了一大批后来者参与到淘石的行列中,为普及石文化,铺就了良好的发展之路。




    在这几位前辈的带动下而突起的赏石队伍中,又有几个团队异军突起,人员比较集中的当属博山木器厂的几位爱好者,白杨河电厂,博山电机厂等单位都有爱好者参与其中,这应该是博山地区近代赏石文化的最鼎盛时期,参与人数之多,覆盖地域之广,投入精力之大,都是空前的。当然,经典作品也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现的。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观点,用来指导观赏石赏美亦有指导意义。


     什么是美?这是对赏石爱好者的一大考验。换个说法,就是是否建立了自己的“审美观”,能否透过泥渍看到本质。
     对于观赏石,宋代大书画家,素有“石痴”之誉的米芾,他给赏石概括的“瘦、皱、漏、透”四字箴言,已经把精品石头的特点囊括在内,以至于连自己都进入“襄阳拜石古有图”的境界而不愿自拔,此说为后来的赏石者所推崇为佳话。但是,真到了灵活运用自己依据“瘦、皱、漏、透”的美学高度去选拔好石头的时候,那才真是对自己能否领悟内涵的考验,因为那个过程要摆脱按图索骥的约束,完全是从审美的角度去评价审视面前的石头,这时候需要你定性准确,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这也取决于你是否具备“石缘”,如果没有彼此结缘,机会也就流失过去了。
    *何为“瘦”?怎样观察“皱”,看出“漏”,找到“透”?如果仅从字意来理解,那很容易被呆板的概念弄得抽象无解,其实,如果面对一堆石头去细细观察,就不难从中体味四个字的真谛。因为那是有比照,有甄别的过程,给一块石头下个具象化的定义,发现其“美”,这就是对定义的理解和实施,站在这个角度去审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从美中体味美感,享受过程。
    *切忌好高骛远的虚高位心态,摆正玩石、赏石的心态,追求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


    大雅,往往是人们对艺术评价的眼界,如果一味的追求高高在上的雅,也容易会形成曲高和寡的窘态,脱离大众失去了地气,这样的意识是赏石者都在尽量避讳的。而雅俗共赏,对面大众群体的公平评价,那将会是对大众既有吸引力又能参与其中的普及型活动,只有玩的人多了,才能共同构架出一个层次分明,水准参差,互有特点的艺术群体氛围。








收藏与收获






     屈指算来,王恒利参与赏石收藏这个活动也有三十多年了,对这项倾注了几十年的爱好,他初心不变,依然在丰富着自己的藏品,对于走过的路每每回忆起来,犹如品咂一杯浓茶烈酒,可以久久回味其余香,每一件得意之作,都饱含着他的一番情结。


回家


     这件“回家”,是一件象形组合,体量很小,形态却很逼真,前面的男士似乎是在外仕途有成后回乡探家者,后面跟随的是他怀抱幼儿的妻子,跨拱桥过小河,俨然是一副三口之家还乡图的缩影写照,静中有动,仔细观察,细细品味,悠悠绵长。


     玩石时间长了,就会派生出各种玩法,过去人们主张的“大不盈拳,高不盈尺”的审美观,应该看到那是受住房条件限制和习惯于案头摆设而约定俗成的。现在的条件和环境改变了,审美观也应该有所改变,拳头大的石头有精品,形态大的也折射出独有的魅力,一方石头足有800毫米见方,其石纹沟壑纵横,表层风化严重,恰好把大自然风化形成的石皮逼真暴露,置于室内,则犹如将一片山脉缩微搬回了家,此般气势非玩石者能体味。


     外出觅石,总得有同道伴行才有意思。和王恒利搭伴最多的是蒋正和,蒋正和善绘画书法,审美眼光独到,他喜欢从石纹中去思考国画里的皴法,把赏石与画作联系到一起去思考,所以在一起呆的时间长了,总会在言谈交流中产生共鸣,这也促成了趣味相投的默契和配合。  


     艺术是讲究门类互通的,不同门类的相互嫁接,往往会起到触类旁通的促进作用。杨子江,吴荣杰等这些画家们为寻找写生素材,经常涉足于博山周边的山岭中,用他们观察景物特有的成像眼光,捕捉能够入画的山石小溪丛林灌木,王恒利与他们的接触,是“近朱者赤”的外因滋润,画家用画笔采撷的嶙峋枯皱,峭壁陡崖,均成为王恒利寻觅实物带来真实画境的追求,以至于多年以后,与画家共赏藏品的时候,这些画家对藏品无不赞许有加,点赞称道。




     博山人玩石头的参与者众多,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现实,如何把每一个石坑里都留一块代表作,以此作为后人研究此地曾有赏石出土的物证,这是王恒利久藏心底的一个心愿,他不愿看到赏石文化出现断层,也不愿看到博山的好东西跑到外地成为人家炫耀的资本,这一点他是从当年百货大楼橱窗里的博山砚台展示而留下的记忆,曾经令人羡慕的那些淄砚精品,代表着博山刻砚艺术家达到的艺术高度,只是因为企业变革等外部因素,制砚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人才出现了断层,曾经的“淄砚”失去了昨日的光彩,所以,由此联想到赏石文化的传承,作为对家乡怀有浓郁情结的爱好者都在想,是咱们的就得好好守住这份资源,如果将来在博山能建一处代表博山藏石文化的藏石馆,那将会是自己的藏品的最好归宿。要让人们知道,博山的文化特色有陶瓷,有琉璃,有美食,还有赏石文化参与其中,这是个心愿,更是种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邮箱:89409@qq.com|电话:13707107108|法律声明|【石展网】 ( 鄂ICP备09021864号-1 )

GMT+8, 2024-12-26 14:58 , Processed in 0.0979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