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中有“文人画”,盆景中有“文人树”,观赏石中也有“文人石”。着重提出灵璧石中的“文人石”原因有三:一是从古到今灵璧石得到了流传有序的文化认同。1997年,哈佛大学美术博物馆出版了有关罗森布鲁姆中国文人石收藏的研究专著《Worlds within Worlds》(《天地中的天地》)一书,其中有这样的描述“灵璧石因其叩之有金玉之声自从宋代被认作磬的制作材料以来,便获得了道德上和精神上的正统地位.成为文人赏石的主流”。二是灵璧石的造型中,传统石的经典型制如“倒挂”、“过桥”、“避雨”、“天池”等等,都体现了文人石的型制(如以“云头雨脚”为特征的“倒挂,石,表现的挺拔与坚忍,暗合了古代文人精神追求的气节与操守)。三是在当今的赏石群体中,普遍没有把‘灵璧石中的文人石”提到一个特殊的高度加以认识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