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摆件。 铁梨木木座奇石立峰。 近日,有媒体频频报道太湖石最近再演疯狂行情—10年涨20倍,在观赏石收藏市场再次成为焦点。记者走访广州市场发现,石头品种繁多,但包括太湖石在内的观赏石精品并不多见。“目前,古董、书画都没热,观赏石怎么可能被热炒。”市场行家提出质疑并表示,四大名石的价格确实水涨船高,但天价有时候来自圈内“以画换石”的现象,观赏石的价值“因石而异”。 现象:圈内现“以画换石”迹象疑炒作 近日,继北京媒体的报道之后,观赏石的主要产区广西也出现报道四大名石演绎疯狂的现象:价格暴涨、价格体系混乱、市场鱼目混珠。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有的商家把一些石头吹得天花乱坠,实际上却可能是未曾闻其名的品种。有的商家胡乱开价,动辄数万元,有的甚至数十万元。“有的商家口才了得,抓住你非要把一块石头讲成山水、人物、花鸟,其实都是他自己想象的,像与不像,只在一念之间。”朱先生有多年的收藏经验,但是对于奇石的收藏不甚理解,“有的地方挖到了新的石种,就倾所有人力用尽办法来炒作。要知道一旦真的能炒起来了,他们就等于‘遍地是黄金’了。” 玩石20年的行家伍仲凯告诉记者,奇石的市场价格确实越来越贵。比如以前卖几十元的广西化石,现在卖几千元,市场上数百万元的奇石已经不稀奇:“一个广东的企业家在北京发展,之前用60万元买了一块大化石,最近宣布5000万元也不卖,还有的藏家更‘干脆’,直接给自己藏的大化石开价1亿元。” 推高奇石市场的不仅仅是中国收藏者。伍仲凯刚刚参加了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一块旧的英石才40厘米高,估价已经是2万~3万美元,最后以4万美元左右的价格成交。近几年,外国的主要拍卖会上开始出现观赏石专场,每次几乎没有拍品流拍,单件成交价至少为数万美元。而境外收藏者圈里也兴起了收藏热,但大多喜欢古代的观赏石。此前我国香港曾一次性拍卖10块观赏石,每一块成交价都达到100万元左右,买家就多为外国人。 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还推出装饰艺术品的专场拍卖会,拍卖封面就是一块很小的观赏石,最后拍出高价,有业内人士透露买家是一位当代艺术家。“包括广州画家在内,很多艺术家都收藏奇石。” 伍仲凯曾在广州、上海、北京组织过奇石的专场拍卖会,知道哪些艺术家对奇石情有独钟。“对于画家来说,拿自己的一幅作品换一块石头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但是有的画家一幅画的市场价格就是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那是否意味着石头也值这个价格?到底是谁赚了?”曾经有一位岭南的大名家告诉他,画一幅画不过1个小时,奇石的形成却是上亿年,所以自己用画换石是“赚”了。 知识背景和有名人款 成为两大鉴赏难题 “这几年观赏石市场变化确实很大。”英国邦瀚斯中国古董艺术部北京总监孔超认为最受欢迎的观赏石有两种,一种是有一定年头的,作为文人文房器物之用的用品,有的带有明代款或带诗、带文,随着人们对文房这一类别的理解和加深,这种观赏石的价值和价格也得到体现。“在拍卖市场上往往拍出我们意想不到的高价。”另一种是年代不一定久远、但造型漂亮的园林摆设物,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高,这种具有装饰、实用效果的观赏石也被投入到市场交易中。孔超认为,后者的市场推动力更大,但两者都是未来很好的投资和收藏对象。 而观赏石的收藏门槛高不高?伍仲凯认为难度比收藏古董低多了:“观赏石的作假很容易被辨认出来。” 而孔超却觉得观赏石收藏很难:“收藏者不但需要了解石头本身的性质、产地等基础的、实在的知识,还要从思想层面去了解石头之美,比如重新理解和体会古人对观赏石的评价标准,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另一方面,鉴别有名人款的观赏石难度也很大。 如何衡量奇石投资价值? 有商家透露,观赏石的投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头本身的天然属性,但是有的不法商人却对观赏石“下手”,比如在太湖石上钻孔,来迎合收藏者追求“透”的心态,甚至有的还用其他石头、水泥等材料“合成”为太湖石。 孔超虽然不赞同不法商家的种种手段,但他个人并不认为追求“纯天然”是收藏观赏石的标准:“不能否定所有有人工痕迹的观赏石。我认为观赏石的价值不应该取决于是不是天然的石头,而应该取决于石头上是否附着了深的文化价值,以及时代对其是否有深刻的理解。” 业内爆料: 行内存在炒作奇石但暂未现“炒作潮” “石头看起来很复杂,又很简单。有的便宜到几元,有的又贵到上亿元。” 在伍仲凯看来,正因为“丰俭由人”,所以石头收藏的队伍才能那么大,玩法五花八门,令这个门类“常玩常有”。不过,他认为石头有不同的玩法,一种是玩“自然的艺术品”—观赏石,审美标准是“皱、漏、瘦、透”等“古法”,另一种是玩石头的材质、工艺,如黄龙玉等。 无人工雕琢的观赏石数量少,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难以炒作,而经过人工加工的只是工艺品,伍仲凯表示不能否认奇石收藏领域确实一直存在炒作。“有一些品种确实经过了炒作,但是行家都知道,如果石头没有‘前途’,行家基本不会买,而大多数普通市民又买不起。” 他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炒作,这些石头的结果都能“水落石出”,要不炒不起来,默默地在主流市场中消失了,只有个别好的品种因为获得业内的认可而在奇石收藏中占有一席之地。 据了解,近10年左右,通过宣传、引导逐渐被认可的奇石包括大化石、来宾石、戈壁石、台山玉、黄龙玉等,而一些品种比如阳春黄蜡石因为石英太重,越把玩越黑,价格一直无法提高。随着原有资源的减少,市场上还多出了很多来自外国的“新面孔”,如印尼的“类田黄”,马达加斯加玛瑙等,多是外国喜欢的矿物质晶体。 不过,针对最近观赏石市场爆炒的传闻,收藏行家梁海认为“暂时不可能”。他认为,石头在收藏市场上算是“冷门”,在古董、书画的行情都“平平无奇”的时候,奇石的收藏也不会突然掀起波澜:“现在愿意掏钱的情况,一个是东西非常好,一个是价格超值。” 来源: 广州日报 文、图/记者林琳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邮箱:89409@qq.com|电话:13707107108|法律声明|【石展网】 ( 鄂ICP备09021864号-1 )
GMT+8, 2024-11-21 19:39 , Processed in 0.10475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