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9-8-20 15:26:08

隐藏在玉雕作品命名中的审美

  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随着社会需求、创作人及消费者的审美取向的变化,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表现在题材、工艺、创作手法等,最简单直白的,则体现在命名中。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解决温饱是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社会亟需发展,人们向往着物质丰腴、社会繁荣昌盛。这一时期的玉雕作品的命名也体现出这样的特点。
  创作于2002年  最典型的就是现存于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的翡翠四大国宝,分别是《含香聚瑞》、《群芳揽胜》、《岱岳奇观》、《四海欢腾》,表现出祖国山河繁荣富强,热闹喜庆的场面。
  和田玉籽料傲骨文人印
也有根据作品内容直接引用古人书画或者诗词命名的,如“秋山行旅图”、“独钓寒江雪”、“枫桥夜泊”、“松荫会琴”等。



  作者:陆爱风
  2010年后:追求信仰、表达个性

  创作人员多样化,即有来自传统学徒方式的,也有来自学院经过系统美学教育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玉雕产品的风格也多元化,命名自然随着作品以及创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文学修养而差异巨大。

  吴德昇 和田玉籽料薪传摆件
  刘忠荣 和田玉籽料“舞”  而邱启敬佛像的佛造像命名则会采用佛语,如“无无明”、“极乐”、“照见”、“觉者”、“无住”等。  作者:崔磊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当代的表达方式,不循古意,如“无题”、“拯救与逍遥”、“思念”、“莲相”、“出莎”、“葡萄熟了”等,这类作品中,有些是传统的题材,也有很具有当代性的创新性题材,表达个人思想理念。  作者:吴金星  传统的玉雕已经逐渐融入了当代人的理解,不论在题材和创作上,在命名上也表现出很大的变化,这既体现了创作者的思想,也是消费者审美变化的体现。  预展:2019年7月19-21日  展拍:北京燕莎中心凯宾斯基饭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隐藏在玉雕作品命名中的审美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