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展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031|回复: 0

当今玉石技艺比不上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3 07: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5826P1081T2D64901F6DT20120422085930.jpg
《加官晋爵》  (15×7×6cm 699g )
U5826P1081T2D64901F7DT20120422085930.jpg
《双娇》  14.7×10.8×4.6cm 1260g
U5826P1081T2D64901F8DT20120422085930.jpg
《一路连科》13×12×5cm 1030g

  源远流长的中国玉文化在今天表现为民间无处不在的“玉石情结”——材质、题材各异的玉雕工艺品均为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然而,玉雕行业繁华背后却渐露疲态——商业化、规模化在带来文化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作品的题材、构图、风格等方面存在“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
  行家认为,一旦玉雕艺术无法为材料带来附加值,反倒损坏原材料的价值,收藏者可能转向收藏原石而放弃雕工。
  文、图(除署名外)记者林琳
  溯源:
  良渚文化玉器高峰难企
  广义的“玉”,泛指为各种各样的玉种,包括传统的白玉、翡翠,和随后兴起的玛瑙、岫玉、黄玉、碧玉等。与此同时,其他备受追捧的石种如黄蜡石、寿山石、鸡血石、田黄等的精品市场价值和影响力几近比肩玉种。
  距今5000年~4000年的良渚文化与东北红山文化并驾齐驱,使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发展到最高峰。不仅如此,中国玉雕大师马进贵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感慨说,良渚的玉工至今难以超越。良渚玉器气势雄伟,讲究对称均衡,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虽然玉石雕刻工艺可追溯到兴隆洼文化时期,但市场中流通的多为清代民国玉雕工艺品。
  玉雕工艺在清代时集历史文化之大成,宫廷内甚至设有玉器造办处督办玉料,宫廷中御用玉器极多。其时,中国南北形成了多种玉雕工艺流派,主要包括以北京为代表并涵盖辽宁、天津、河北、河南、新疆等地的“北派”(也称“京津工”),其风格庄重大气、古朴典雅。其次是以扬州为代表的“扬派”(也称“扬州工”),其特点是讲究章法、古雅秀丽。“扬派”在清末民初影响力辐射至上海,与当地的文化氛围形成了新生的“海派”(也称“上海工”),其特点是细腻严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广东为代表、包括福建一带在内的“南派”(也有一说将其分为“广东工”、“福建工”)。广东玉雕长期受广东牙雕和潮绣的影响,在镂空雕上独具特色,造型丰满传神。除了历史的影响力外,广东目前拥有全国主要的四大翡翠玉石生产基地和集散地,更令其在玉雕行业中有重要的地位。
  “玉”的定义被拓宽意味着市场需求的剧增,这从整个玉石产业链近年发生的变化可见一斑。从源头看,传统的人力采掘已经逐渐被机械开掘代替,各种材料的年生产总量直线上升。而生产规模也急剧扩张,据行内人士估算,中国玉雕行业的从业人数可以百万计,更不用提包括经营者在内的从业人数。
  现状:
  
  工艺不求变  收藏者不买账
  “不同门类的玉雕之间当然可以相互学习,但不能雷同。不同的材质应该有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和田玉玉雕师郭海军说,这是不同玉石的特性所决定的,“比如和田玉跟寿山石的硬度各不相同,坚硬的和田玉需要使用特殊工具和设备,而寿山石只需要普通刻刀就可以加工制作。工具上的限制决定了在和田玉上所施的工艺,也许不可能像寿山石那样尽善尽美。”这从和田玉和寿山石的同题材作品上可见区别,前者的表现手法更为拙朴、温厚,而后者更为细腻、精致。而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令不同的玉石风格各异。“比如翡翠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和田玉的市场主要在北方,其雕工肯定各有特点。”郭海军说,由于历史上和田玉多为宫廷达官贵人的玩物,所以传统风格更为贵气大方,而翡翠的工艺表现手法更具有民间文化特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种玉石在现代也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定位,郭海军说,随着近20年来和田玉走入民间市场,和田玉的工艺师们也借鉴了寿山石和翡翠的雕刻方法,客观推动了行业的发展:“这与和田玉自古借鉴陶瓷和青铜器有异曲同工之妙,重点不是全然借用,而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和自我创新。”
  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馆长谭伟彬则更强调文化和时代背景对玉雕行业所起更重要的作用:“上世纪60~70年代时,广东象牙业创作了成昆铁路的作品赠送给联合国,传为佳话。而现在的玉雕产品却普遍不具有时代感,说明作者们没有深入生活,缺乏感性认识又缺乏一线的采风,当然难以创新。”他提议,以广州为例,比如荔枝湾、水乡的题材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岭南文化题材:“相比一窝蜂制作好意头的题材,我更愿意看到作者们创作保留各地文化特色的题材。”
  瑶山玉牌饰:宽7、高3.9、厚0.42厘米。
  器形平面略呈三角形,底端尖弧。整器采用透雕和阴线刻技法,为神兽纹。两角各对钻1个圆孔为眼,眼两侧以线切割法锼扩成弧边三角形的镂孔,组成眼眶及眼睑,边周再用阴刻线勾勒。两眼之间的额头有不规则的长条形镂孔,鼻孔为阴刻的卷云纹。鼻下端弧边十字镂孔,似是嘴。眼眶以下的两侧各有1个锯齿状突起,颇似蛙爪,十字镂孔及其两侧的形态更似蛙的后腿,整器又如变形的伏蛙。
  忧虑1
  低劣工艺破坏玉石价值
  从业者的水平决定了行业的整体水平。据了解,规模的扩充和市场不同层面的需求令玉雕行业被划分为中高低三层,除了传统单位和企业的工艺大师外,还有独立经营的大中型作坊,而最低层的就是被行内称为“夫妻档”的家庭小作坊。
  记者此前在广东四会和平洲的实地采访中了解到,当地很多普通百姓依靠加工、销售玉石为生,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起码温饱无忧。尽管必须承认这些家庭小作坊在玉雕行业中的补充作用,市场对低端玉器也确实存在巨大的需求,但市场中像岳先生这样对玉雕行业忧心忡忡的行家不在少数:“如果市场上充斥的都是工艺低劣的玉雕,对于整个行业起负面作用之余,也破坏了收藏者的审美能力。”
  “这几年我发现在保持地方特色方面,北京和扬州做得比较好,而其他地区的玉石雕刻风格大同小异,明显受到福建工的影响。”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馆长谭伟彬对此有更深的体会,“各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同形成不同的玉雕风格,比如广东玉雕就表现了岭南文化,但目前广东玉雕有被同化的倾向,无法发挥自己的文化特色。”谭伟彬说,福建寿山石近年发展迅猛,市场效益极大,令不少玉种开始跟风。加上福建的玉雕师傅参与了各地的玉石雕刻,直接影响了其他玉种的雕刻工艺。
  “在四会,起码有1/3以上的玉雕师傅来自福建。”谭伟彬认为,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翡翠行业中,他最近在昌化发现,有的鸡血石雕刻大师也前往福建“取经”。他认为,这与福建自古就拥有精湛的木雕、石雕传统工艺有关。另一方面,近年寿山石的市场行情走高,市场效应吸引了其他石种的效仿,甚至出现“二次模仿”。
  另外,谭伟彬认为广东玉雕风格出现转变,还与原材料价格大涨有直接关系:“广东玉雕以镂空为特点,在现在珍稀材料以克计价的时代,作者不可能不顾成本来挖空玉石。加上镂空雕刻工序多、耗时长,简单的薄意雕才能赚快钱。”
  当然,并非所有的工艺师都如此趋利。“有的作者保留了玉雕的岭南风格,但往往又可能出现过于保守的极端。”谭伟彬说。
  忧虑2
  过分迎合潮流 浪费原材料
  和田玉玉雕师郭海军对玉雕行业同质化问题也颇有感触。他认为玉雕工艺的发展速度已远远追不上批量生产的速度,作为工艺师,他对于寻求创新突破的难度深有感触。他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部分工匠能力有限,不能充分利用原材料,导致一些制作沦为“破坏”:“有的商家为了更大的收益,甚至把上好的和田玉的籽料切片后做成小牌销售,而不是将整块原料用于制作传世艺术品。资源的浪费令我们觉得心疼。”另一方面,过去因材施艺的传统经验在现代并没有广泛利用,有的作者过分迎合潮流,制作一些被郭海军称为“低级趣味”的产品,“不健康的主题无法成为经受历史考验的艺术品。”
  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和雕刻工艺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不少收藏者近年提出收藏原料的观点。蒋先生一开始收藏旧玉雕,当发现明清玉雕价格大涨、赝品泛滥后,他开始转向收藏现代玉雕。但是,真正能入蒋先生眼内的现代玉雕并不多,再加上考虑到好玉雕的性价比问题,他决定收藏原材料:“雕刻工艺可能锦上添花,但也可能起狗尾续貂的反效果。在无法用我能接受的价格买到好的玉雕时,我宁可选择朴实无华的玉石。”据了解,跟蒋先生有同样想法的收藏者越来越多。
  事实上,自古以来,精湛的工艺就是凸显玉石文化内涵和附加值的重要条件,“玉不琢不成器”清楚阐述了这个传统观点,也显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收藏玉石原料是收藏者个人的选择,但不代表可以否定玉雕工艺的重要性。
  链接:
  古代传统玉雕代表题材
  喜鹊:喜鹊面前有古钱寓意“喜在眼前”;喜鹊和三个桂圆表示“喜报三元”;天上喜鹊、地下獾即是“欢天喜地”;两只喜鹊寓意双喜临门;和豹子在一起寓意报喜;喜鹊和莲在一起寓意喜得连科。
  蝙蝠:因为“蝠”与“福”谐音,故而蝙蝠寓意福到和福气。五个福和寿字或寿桃,寓意五福献寿。和铜钱在一起寓意福在眼前。与日出或海浪一起寓意福如东海。与天官一起寓意天官赐福。
  蟾蜍:“蟾”与“钱”谐音,常见的蟾蜍雕刻造型为口衔金钱,寓意富贵有钱。
  蝉:因其叫声明亮,故而寓意一鸣惊人。古人认为佩带蝉饰物能够给佩带人旺名气学问。
  鱼:鲶鱼,寓意年年有余;金鱼表示富贵,富裕,吉庆和幸运。寓意金玉满堂;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来源: 广州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邮箱:89409@qq.com|电话:13707107108|法律声明|【石展网】 ( 鄂ICP备09021864号-1 )

GMT+8, 2024-12-23 03:15 , Processed in 0.28066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