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山,成就荆州赐名荆州的山,是我们的靠山,在我们身边,我们脚下,我们眼前,我们心上。她和长江、汉江、沮漳河一样是我们的母亲,母亲的河,母亲的山,母亲的大地,母亲的襟怀。
北纬30度线上的荆州,横贯着巨练长江,九曲回肠,那是巨人“盘古”的心肠。
荆州有息壤,还有女娲石,今天天又破了,雾都锁城,荆州有“奇石”可补天。
息壤是史前英雄大禹划分九州之后留在荆州的,传说中更早的人文祖母女娲捏一把黄土造人,炼石补天之后,也留下了一块五彩玉石,人们都相信这块宝玉遗落荆州。
女娲石种在荆州,是否长成了一片荆山玉、和氏璧?这是一个亘古之谜。
地质学家研究认为,2亿年前(古生代二叠纪)的一次地壳运动,燕山断陷,火山凝固,为荆州带来了无尽的宝藏;2万年前的鸡公山玉石器,4600─4000年前的石家河玉器,2000多年前的熊家冢玉器,还有和氏璧、玉覆面……串起了楚玉的历史文化珠链;又使今天的楚玉在世界称奇。
荆州出土玉器的玉田窝子在哪里,是否就是荆山?
这些年来,人们在江汉间采集到大量璞玉(黄蜡石)。这些璞玉就是荆山玉么?荆山玉就是和氏璧么,绿松石、南阳独山玉是不是荆山玉呢?
荆州市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李南杰认定,他们发现的璞玉就是和氏璧的玉料。和氏璧今天虽然不见,但五代杜光庭描述:“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璞玉正合其特征。璞玉不仅外有皮壳,内藏美玉,还因为它们就在“荆山”地域内。
国土资源部武汉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检测(鉴定)荆州璞玉为“石英质玉”,油脂光泽、硬度达6.5—7.5度,适合雕刻。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院长袁心强实地考察荆楚玉石资源后认为荆州璞玉大有发展前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近几年,李南杰等人在沮漳河入江口——学堂洲周边古河道、枝江下游沙市至弥市陈家湾段陆地下层和河滩沙石之中均发现璞玉。
李南杰本人曾200多次踏勘60多个采石场、南水北调工地等处,发现的璞玉有黄色、红皮、赭色、乳白色皮壳,质地细密温润,颜色鲜艳多样。他们推断,数万年前,璞玉原产荆山,后因大自然千百万年的冲刷磨砺,时间的洗礼,卵石蠕动冲向下游。
他还就标本切片与荆州博物馆及熊家冢出土玉器作了对比,判断其色彩与材质上基本一样。但荆州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李志芳称,熊家冢出土王玉主要是独山玉、和田玉。还有大量沁的玉器,无法用肉眼辨别材质与产地,需要进行科学的鉴定分析。
2011年7月,李南杰和预备役高炮团政委夏忠银在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捡到了一件用璞玉制作的刮削器。李南杰认为,鸡公山遗址文化层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其石料主要来源于沮漳河流入长江的河段(河滩),以石英岩、砾石为主,也有部分石英,还有石英砂岩、细砂岩,与现在挖掘于长江荆沙河床、沙市宝塔湾等建筑工地地下30米处的卵石完全相同。
荆州已有数百名觅璞爱好者,采集的璞玉,少则二三吨,多则数十吨,总量过千吨。
荆州是出宝石的地方
荆州有玉,玉出荆山,这是原生玉,荆州的河流中流来了玉,这是次生玉。上天赐玉,是幸运;玉石搬家是荆州洼地的天大人情。
荆州原本有玛瑙河(今属枝江),有公安江心彩石洲,这是文人吟唱、载入典籍的荆州宝石产地。三袁有游石洲、锦石滩诗文,袁宏道诗句:爱取春江一抹澄,闲来袖得佳石子……“金出丽水,玉出昆冈”,《千字文》认定的金玉两大产地,就有楚国的丽水和西北的昆仑山脉。中国第一部上古地理志书《山海经》也记载了全国两百多处产玉地,堪称古代玉产地的“河图洛书”。
孔雀石、绿松石、长江雨花石(荆楚玛瑙)、荆山玉(和氏璧)楚璞玉(荆州黄蜡石),宇宙造化,禀赋天赐,钟灵毓秀,物华天宝,楚玉得点化,当惊世界殊!
松滋也多出古生物化石,是全球目前所知最早的始新世早期化石产地,也是首次在亚洲发现黑色页岩化石产地。迄今发现世界最古老的灵长类化石,有5500万年历史的阿喀琉斯基猴化石,就是在松滋发现的。松滋化石群集中产地,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对研究生物的绝灭和复苏以及世界地质环境变迁有巨大价值。始新世早期古生物群是在白垩纪恐龙灭绝后生物复苏时产生的物种,有望填补生物演化史方面的缺失。
在沪渝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铁路线上,假如你乘动车驶过安福寺,便可见到留下美丽传说的玛瑙河。星落玛瑙河,童话一样的玛瑙河常流淌着玛瑙、星星和诗意。河床蜿蜒,河水清澈,玛瑙晶莹,玛瑙河南汇入江。
宋代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记载了枝江玛瑙石的特征:“外多泥沙积渍,凡击去粗衣,纹理旋绕如丝。间有人物、鸟兽、云气之状。士人往往求售,博易于市。”
过去,扒开水草不经意就会发现玛瑙石,如今五光十色的玛瑙石并不多见了,不少觅宝人一无所获失望而归。
人们上溯到神农架腹地,探索到一条梦幻般的峡谷玛瑙溪,满河尽是色彩斑斓的碎卵石,鲜红玛瑙,橙色红纹的欧泊,红白相间的玛瑙,黑白的缠丝,深绿的三彩玉,还有一些未曾见过的特殊石种。这可是上苍给人的又一恩赐。
不过,荆州人到达时,已是前人发现这条神秘河流的二十多年之后,上等石早已被先驱们采集一尽,山外的石商也在此安营扎寨,当地的山民廉价地为石商们搬运出去。山不可移,溪石却可淘尽。我们也去访楚源荆山吧。荆楚西北部的名山荆山,是沮漳河的发源地,据说是春秋时代卞和得玉处。
楚玉的故事流传千古。央视《走遍中国·奇石美玉》曾这样解说:两千七百多年前的一天,楚国的王宫里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祭祀,巫师将确定几天后的一个重大战役的吉凶。
正在这时,一个远道而来的人突然入宫献宝,楚厉王喜出望外,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可是呈上来一看却是一块难看的石头,楚厉王大怒,觉得非常不吉利,下令以欺君之罪砍下了这个人的左脚。
二十多年过去了,楚武王继承了父亲的王位,这个人又去献宝,武王清楚地记得,二十多年前这个人带给他父亲的不愉快经历,未等此人把宝贝呈上,就令人砍掉他的右脚。这到底是宝玉还是石头,为什么这个农民要多次冒死奉献呢?十年后它引起了新即位的楚文王的关注。
在一个山洞里,楚王派来的伯乐找到了这个农民,当他们一起刨开这块石头,行家惊异的发现原来这是一块绝世美玉。文王奖赏了这个名叫卞和的农民,并且把这块美玉命为和氏璧。
这块美玉后来被雕刻成了传国玉玺,拥有它便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
当然,《韩非子》的版本略有不同。他说: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名叫卞和的玉工,采到了一块源于楚(荆)山的“璞玉”,其表如石头,外有皮壳,他断定这是一块难得的宝玉,好心将它献给楚厉王。由于当时的玉工不识宝,反被诬为“欺君”砍掉了左脚。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璞”献给武王。由于相玉者也不识宝,又以欺君之罪被砍掉了右脚。武王死后,文王继位,卞和抱着“璞玉”痛哭了三天三夜。文王知道后派人问他,卞和答道:“我悲伤的不是我被砍掉了双足,我悲伤的是楚王一再将宝玉视为一般石头,并加罪于献宝的忠贞之士。”文王听后,便命玉工将“璞”琢去皮壳,结果真露出了温润无暇的宝玉。于是将卞和发现的宝玉命名为“和氏璧”(《说文解字》:“璧,瑞玉”,意即好玉为璧)。并要封卞和为陵阳侯,但遭到拒绝。此后“和氏璧”传楚370多年。赵惠文王时,楚赵联姻,以传国之宝“和氏璧”为聘。当时诸候各国都想得到这稀世珍宝,才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是得到了这块宝玉,被加工成了玉玺代替丢失的夏鼎成为镇国之宝。据传,秦始皇之所以自称“皇”,就是因为“白”“玉”组成了“皇”字。卞和的和氏壁
已经失轶在历史的沧海之中,但人们却想破获它的下落。
楚玉是有文化的石头
脚踩大地,怀瑾握瑜,是人与地球的亲近和交流。
仓颉造字时,对着美玉无限遐想,一共造出了两百多个带王旁的汉字,寓意全部是美好,无一瑕疵。
君王怀中的宝贝就是“玉”,而满屋一缶盛装的美玉又是“宝”,有至宝才能成其“国”。玉石的河流中流淌着灵秀。玉石是天地的精灵,是能呼吸有生命的石头。玉石养眼、美心,润肺,祛邪。玉是有德行,有思想的石头。爱石头、爱河流,爱自然,爱一切值得爱的人、事、物。
华夏大地是一个产玉的国度,华夏民族是一个爱玉的民族。先民对美石、宝贝的钟爱非常自然、与生俱来。
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玉工、玉器。玉图腾、玉崇拜、玉信仰琢开华夏的玉器时代,世界除中美洲外,再无其他地区有玉石文明。我们爱玉之美,颂玉之德,寄玉之情,从未把玉当作普通简单的东西。“万物有灵,通灵宝玉”,玉是古人的神器,后来是王权的固化物。
华夏玉器出现年代不断前推,从距今60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玉猪龙,到距今8000年的内蒙古红山文化“中华第一玉龙”,到距今12000年的辽宁海城古人类洞穴遗址玉石砍斫器,再到距今2万年的荆州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玉石刮削器,事实总是教训我们对古人类的低估。
荆州玉文化也是上下几千年。在长江上游有巫山大溪文化之玉,在下游有太湖良渚文化之玉,在江汉大地有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之玉,甚至还有松滋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之玉。在马山枣林岗,在楚王陵熊家冢,均有惊世玉器出土。石家河玉器的精美,是玉文化的一大飞跃。熊家冢人操凤鸟玉佩、透雕蟠螭纹玉璧等,是当时的上乘之作,千年精品。
考古专家认为,玉龙的C造型是对桑蚕最原始直观的临摹,蚕一遇冷就曲身。黄河、长江都出土过大量玉蝉,蝉的蜕变,玉的通灵,让古人迷惑而倍感神秘,玉蝉因而成为高贵者的殉葬礼器,也有了死人口中含玉的习俗,想让逝者升化。玉鹰、玉虎、冠冕玉人在祭祀礼器中常见,玉镯、玉玦、玉璜等饰品引领时尚,玉刀、玉戈等工具开创象征天地方圆的玉琮……
从闪亮的古玉中,我们看见了中华远古文明的曙光。
屈原《楚辞·九歌》:“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屈原之美政,如君子之美德,玉石之美心。
春秋以降,君子佩组玉,从头到脚,生穿美玉也是另类乐器,步伐款款,叮当悦耳,“采齐”稳重,“肆夏”轻快,如闻天籁。那是一个奏大型的编钟编磬的时代,也是一个崇尚音律注重礼仪的时代。
楚玉是有价值的石头
楚玉汇聚着欣赏、收藏价值,因此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有文化艺术价值。
那些神奇精美的古楚玉器,每一件都凝固着历史,镌刻着先民的劳动、生活和观念意识。
楚玉也在不经意中琢磨成器。昔日有眼不识荆山玉,只是碎石盖房铺路,今天身价陡涨。
荆楚和氏玉是与天下名玉不一样的石头,自然特色,荆楚文化特色鲜明,前景灿烂、炫丽。三十年河东,楚玉曾经辉煌,其后暗淡,在有些玉种日益枯竭的今天,楚玉应有后发优势,至少也能丰富中国珠宝玉石品种。人们从欣赏楚玉中感悟大千世界的奇妙,就像是翻阅一部自然的奇书。
珍珠是河蚌的结晶,玉石是地球的结晶,陨石、化石,玉汝于成,来之不易,玉稀为贵。
今日荆州也开始了“楚人雕楚玉”的传承。楚玉的发现者之一彭晓山和荆州玉雕爱好者邓泽贵、吕金堂、王华林、龚家才、江永武、喻鸣、李南保、李祎,湖北籍国家玉雕大师袁嘉骐、玉雕大师焦明辉等人都在操刀琢璞。
美玉天成,楚玉雕最高的境界是人的创造与天赋之美的和谐统一。
楚玉是荆州人的梦想与快乐。
每一块楚玉的来历都有故事,每一位主人都如数家珍。五彩缤纷,气韵生动。楚玉为民间钟爱,大量珍藏。最早大规模收藏楚玉的70后彭晓山,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富有的“穷人”。
千百年来,荆州人采石、藏石、评石、赏石,石头早已经融进了生活中;楚玉带给荆州人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远不是价格能够计算的。
楚玉的储量能否早日探明,能否可持续利用,楚玉文化旅游加工贸易产业链到底有多长?
荆州市文化广电局副局长徐宜禄的回答是:创意有多深,道路就有多远!
荆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对楚玉的价值高度重视,荆州市民对楚玉的厚爱更是热情高涨。有担当,有梦想的文化企业更要抢抓机遇,琢磨楚玉,点石成金。 人才回归,资金垂爱……阳光打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没有人怀疑荆州楚玉离她长成的那天还会遥远。
来源: 江汉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