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展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430|回复: 0

玉石造假成流水线:鉴定证书淘宝卖10元一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3 08: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jpg    
    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发现,这种鉴定证书少则十元,多则几十元随处可见。其中甚至不乏“北大宝石鉴定中心”出具印有“国家认证”字样的鉴定证书

  唐文之

  长久以来,翡翠玉石一直是珠宝造假的重灾区。动辄几万元的翡翠手镯佩戴后发现是石英染色甚至是塑料加工的案例不在少数。

  仿品、覆膜、再造、填充、染色……这些原本不应出现在天然翡翠加工流程中的环节,却已经深入到制作“翡翠”的相关步骤之中。

  “翡翠不像金银、钻石类制品,这本身就不是标准化产品,世界上没有两颗翡翠是完全一样的。”中国彩色宝石网首席宝石学家、英国皇家珠宝鉴定师于志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以假乱真的玉石生产流水线

  玉石市场价格显示,去年新绿松石的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克200元左右,相比于前几年的每克80~100元,上涨幅度达到130%。从2000年起,包括传统和田玉、翡翠在内的一系列玉石价格持续走高,近十年的涨幅分别有几十倍甚至近百倍。“除了市场推广和资源稀缺的原因,行业炒作以及大量资金持续涌入,也是玉石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于志伟同时表示,“这也让许多玉石制假的企业和个人看到了‘商机’。”

  仿古和制假是目前玉石市场上两大最主要的“混假”牟利方式。

  去年,“2.2亿元天价仿古玉凳”让江苏省一个原本并不起眼的小城镇邳州“火”了。邳州宝玉石行业协会会长汪如棉曾明确表示,这款在北京以2.2亿元拍卖成交的“汉代玉凳”来自邳州市,由向阳村的几个小伙子忙活了一年多完成,2010年作为高仿工艺品出手,以230万元卖给了一个外地人。“不知怎么回事,弄到今天竟成了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进行拍卖了。”汪如棉曾如此表示。

  事实上,邳州早已成了国内玉石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有超过5万名当地工人从事玉石加工工作。除了以仿古为目标的高端制玉,以岫玉为基石的低端产品几乎占了整个生产量的四分之三。

  “传统的造假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及人工合成翡翠制品。”于志伟说,其中人工合成的说法只在理论上可行,目前美国GE通用公司已经宣布合成了人工翡翠,然而鉴于人工合成的基数和造价过高,因此在市面上还从未出现。至于前两者,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把其他天然矿石变身为翡翠,或将成色较差的翡翠冒充高档产品,在行业内比较多见。

  据于志伟介绍,在玉石专业人士口中,传统翡翠可以被分为A货、B货、C货、B+C货、D货等不同等级。

  B货指的是,把质量成色较差的翡翠石头用强酸浸泡,等到其黄、灰、褐等内部杂色基本脱落,显出明显的白色底色后,再用弱酸性盐溶液浸泡将酸液中和,再用清水洗净、烘干。尽管经过浸泡后的翡翠石整体结构没有改变,但微细结构已经遭到了破坏,出现松散的丝网和窝状结构。为了恢复玉石强度,通常会使用粘接力较强的氧树脂进行填充、固化,替代被除去的物质,以填充空隙并能够呈现出晶莹透亮的效果。

  C货所选的翡翠,则一般是要有一定孔隙度,非致密的玉石作为基础,随后直接放入燃料或颜料中长期浸泡,同时加热,使燃料浸入翡翠空隙。染色成功后,还会再浸入一层蜡脂使得颜色分布看起来更加柔和。

  同时经过强酸腐蚀、漂白、灌胶、人工染色的翡翠被称为B+C货,其颜色鲜艳,从外观上看,不论是颜色还是水头都很诱人。这类产品也是大多制假货品中最多见的类型。

  至于D货,则大多由其他玉质、石料或人工合成的玻璃冒充翡翠。八三玉、南阳玉、东陵石、水墨子等都是常见的被用来制成翡翠的玉石类型。这些玉石的表面被覆上一层戒面,成本价格几乎只有翡翠的几十分之一,通常在十几二十元左右。

  虽然B货和C货也是真翡翠制成,但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A货才算真正的“正品”。至于收藏,则只属于少数珍品。

  10元一张的真假鉴定书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几家出售玉石的店铺,在问及真假问题时,店主大多信誓旦旦地表示,绝对真品,甚至有一位店主拿出了一份与之相对应的翡翠手镯鉴定书。证书上明确写着手镯的重量、尺寸、颜色、折射率以及内部特征,同时配有产品照片。

  随后,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发现,这种鉴定证书少则十元,多则几十元随处可见。其中甚至不乏“北大宝石鉴定中心”出具印有“国家认证”字样的鉴定证书。

  记者在与其中一位店主的沟通中了解到,类似的证书该店一个月能卖出几万张,其中大多数是为珠宝玉石经销商定制的,对于大批量的订购还能打折优惠。

  于志伟表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鉴定证书也不能代表百分百的保障,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冒名机构”参与混淆消费者的判断。

  然而,在回答如何在购买翡翠玉石时辨别真假问题时,于志伟认为,网上流传的方法很难在实际情况中做出统一判断。“以非专业的身份,仅仅依靠一些理论知识、放大镜、手电筒或是肉眼去识别翡翠,是很难做到一定准确的。”即使是具有玉器鉴定和鉴赏相关专业知识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往往也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进行判断,指望通过“小伎俩”抵挡假货,在于志伟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买者自负”,这是珠宝零售行业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目前还没有办法规避所有造假或掺假行径的阶段,不要轻易相信“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对所有消费者最好的忠告。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唐文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邮箱:89409@qq.com|电话:13707107108|法律声明|【石展网】 ( 鄂ICP备09021864号-1 )

GMT+8, 2024-12-22 22:42 , Processed in 0.10745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