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2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理事邓颢玩石成迷,收藏灵璧石几千块,家里放不下,只好把一些“大件”借放在酒店当摆设。他“捡漏”淘来的一块灵璧石,50公斤不到就卖了10万元。 酒店高管舍业玩石 如果不是因为“玩石头”,邓颢现在可能还在酒店里当高管。他大学时学的就是酒店管理,在酒店行业里也打拼了20年。
邓颢的老家在安徽宿州——灵璧石的产地。有一位老师是灵璧石收藏爱好者。跟着老师耳濡目染,邓颢也喜欢上了这种石头,每逢假期,便到地里去刨石头。
“自古以来,灵璧石就是文人的案头雅玩。”邓颢说,当年宋徽宗痴迷玩石丢了天下;书法家米芾更因收藏灵璧石成了“石颠”,灵璧石瘦、皱、透、漏的赏玩标准就是由他确立的;乾隆皇帝则把它封为“天下第一石”。就连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的《东方红》乐曲,也是由灵璧石磬演奏的。
小时候邓颢玩灵璧石是不用花钱的,直接到地里去挖去刨就行。“直到我大学毕业,灵璧石热还没兴起。”邓颢说,工作以后,他每年都会回老家一两趟,每次回去,都少不了收几块石头玩玩。那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灵璧石还很便宜,二三十元便能买块像模像样的了,上百元就能买块小精品,因此邓颢每次从老家回厦门,行李都是沉甸甸的——全装石头了。
到现在,邓颢手里的灵璧石已有几千块,最大的一块连底座重达6吨,市场行情价就得两三百万元。
这么多石头,家里肯定是没地方放了,还好邓颢在酒店行业人脉广,便把一部分“大件”借放在酒店当摆设。据了解,会展中心酒店、翔鹭大酒店里摆放的灵璧石都是他的藏品。
渐渐地,邓颢的爱好成了副业,到后来甚至与主业起了冲突。“只好辞职了,毕竟石头才是我的最爱,在酒店工作只是为了生存。”邓颢说,自己现在很幸福,因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而且还能赚到钱。 换个角度垃圾成宝 玩石这么多年,有一件事邓颢至今提起都眉飞色舞,特别兴奋,这是一个关于“捡漏”的故事。
2006年,邓颢下乡收石头,在一个石农家里,角落里的一块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块灵璧石表面满是泥土尘灰,从摆放方式就可以看出,主人对它不重视。
“换个角度看,我觉得它是山峰的造型,而且像极了象形的‘山’字。”邓颢说,当时他非常努力才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故意不去看这块石头,而是装模作样地看起边上的另外几块“垃圾石”,用他的话说,这叫声东击西,欲擒故纵。
“这些都什么价,我拿回去送人。”邓颢问。“300(元)一个,打包带走。”石农说。邓颢一听高兴坏了,当场成交,并把那块最心爱的石头直接打包带走。
“我怕他发现情况后反悔啊。”邓颢笑着说,每块石头因为摆放角度的不同,会有不同的造型效果,也许是石农一时没发现最佳的造型角度,才让他捡了漏。
回厦门后,这块不到50公斤重的石头,邓颢卖了10万元。不过,东西卖出去后邓颢又后悔了,“如果买家愿意还回来,我甚至还可以再加点价。”
【专家提醒】天然造型的灵璧石
才具收藏价值 现在,灵璧石名声很大。然而,只有天然造型的灵璧石才具收藏价值,如果经过人工雕琢,反而就成了“废物”。邓颢提醒,路边及展会上销售的灵璧石,小心有假。
邓颢见过不少“假货”——不是石头假,而是颜色假、造型假,也就是说,是人为加工过的灵璧石。
邓颢说,这些假货的造型都非常逼真,多数还以国人喜欢的动物,如十二生肖为题材,有的则是在石头上做出特殊纹理,或者是用鞋油给劣等石上色。“充其量,它们只能叫做工艺品,谈不上观赏石,更谈不上奇石。”邓颢说,这些经过人为加工的灵璧石,只能称为“垃圾”。
“7月份我回老家看到一块‘纹石’,才几十斤重,卖家就开价380万元,还不接受讲价。”邓颢说,要是天然的灵璧石能有这样的造型和纹理,哪件不是价值连城?哪里可能沦落在路边销售,几千元、几万元就能买到。 (记者 陈毅彬)
文/记者 陈毅彬
图/舒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