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与奇石,妙不可言!
乾隆皇帝在《日下尊闻录》说过这么一句:“宇宙间石最顽,而象形象物,往往出人意表。”
石头,世俗人眼中最平常的东西,在文人眼中却是超然之物!
观雅石之气需明理,盲崇于玲珑剔透,险峻飘飞的相石标准,不可沉迷于浮滑、轻佻之俗套。
中国古代文人赏石,是赏石头的气息,也就是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之气息。
奇石,也称观赏石,素有“不朽之景,不败之花”的美誉,也有许多别称和雅号。
如《说文解字》说“石之美者”为“珉”,是像玉一样的石头。
还有的称奇石为山石、置石、园石、点石、峰石、叠石、供石、寿石、文石等。
奇石不仅具有天然美和观赏性,同时惟其天然,方见灵性;惟具情趣,方能观赏,才称得上是奇石。
文房与奇石是绝配,文房集石的风尚,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形成。
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中说“怪石”,说灵璧石、英石之类供石,“可登几案观玩”。
如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东坡肉石”,算是怪中怪,惟妙惟肖,可以乱真。
米芾爱石成痴,天下闻名,为了得灵璧石,他请求到涟水任职。
到涟水后,米芾一心收藏奇石,每得一石便赋诗一首,玩石玩得神魂颠倒,整日呆在文房里不出来。
另一位大文豪苏东坡,因机缘巧合得到一块北岳恒山的奇石——雪浪石,特意将书斋更名为“雪浪斋”。
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一生好石,书房的桌上、柜中、窗台上摆满了他平日里收集的石头,还自己赋诗曰:
“吾生爱好石,谓是取其坚。掇拾满吾居,安然伴石眠。”
蒲松龄也有诗言:
“爱此一拳石, 玲珑出自然……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文人们既欣赏奇、美之佳石,也收藏怪、丑之顽石,无论是太湖石的瘦漏透皱,还是雨花石的温润莹澈,都照单全收地进入了文人的审美视野。
所谓“君子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贵在不执意、不沉迷,在奇石上倾注自己的理想人格,发抒心志,一寄幽情。
乾隆说石头“出人意表”,“象形象物”,石头是大自然的精灵,若能在文房中移置于一二,文房必定会平添生气,灿然生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