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清供
“案头清供”,大意指在室内放置在案头供观赏的物品摆设。它是中国传统文人最爱的室内装饰,大多数摆放在玄关、案头位置,多数会用古玩、瓷器搭配墨宝水仙等花卉植物,为厅堂、书斋增添生活情趣,体现清雅的情操。说到底,清供的目的还是为了给生活增加情趣。
清供的完整体系,产生于汉唐以后,唐宋时期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佛教传至日本后,也把“禅房供花”的佛供礼仪带去,成为古时家居里祭拜神佛的场所。
清供也分“有名之供”和“无名之供”。
有名之供,可按节日分,如岁朝清供;亦可按礼俗分,如寿诞清供等。“岁朝”,可见于《汉书 • 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后来唐颜师古注云:“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岁朝即一岁之始。指农历正月初一,“岁之朝也”,有庆祝新的一年开始,并预报一岁平安吉庆之意。岁朝清供蕴涵丰富、寓意深邃、雅俗共赏, 给节日平添了吉庆祥和的气氛。
无名之供,是在非节日之时随心无来由地摆上几样物什,比如为家居增添一点清雅韵味,在客厅、书房等案头,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珍爱之物,如花卉,陶瓷,观赏石、字画、古玩、各种雕件、摆件等等,表达自己的审美喜好、情趣。
旧时文人,喜欢在书斋摆点盆景,称之为“案头清供”。“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这清供不在乎是否名贵,一般是就地取材,有文房四宝,有插花、奇石、古玩摆件等。
有道是,“案头清供是君子之心”。因为无须刻意,无须破费,心有所属,寄托于物,自有一种生活态度或情趣在其中。
须知,有清雅情调的人,才有清雅的物什相伴,才有清雅的大情趣在;以下是文人常用的“案头清供”,我们一起看看……
—石菖蒲—
此物自古为文人喜爱,常作案头清供,且多有吟咏诗作传世。菖蒲雅气,需要细心养护,《群芳谱》记载:“春迟出,夏不惜,秋水深,冬藏密。”
又云:“添水不换水,添水使其润泽,换水伤其元气。见天不见日:见天挹雨露,见日恐粗黄。宜剪不宜分,频剪则短细,频分则粗稀。浸根不浸叶,浸根则滋生,浸叶则溃烂。”说的就是种养之道。
—水仙花—
北方冬日里的清供,水仙花确实是再好不过的。清代李渔嗜水仙如命,曾著有《闲情偶寄》,专辟“水仙花”一章。
据说每到冬季,李渔都要令家人购回许多水仙花,并亲手雕刻成各种造型,置于精美的器物中,或置于自家客厅和书房,或分送亲朋好友。
—花瓶—
有花还得有瓶,瓶花的质材、器型,高濂说:“若书斋插花瓶,宜短小,以官哥短瓶、纸槌瓶、鹅颈瓶……俱可插花。”忌有环,忌成对,忌雕花妆彩。
文震亨在此基础上继续分出雅俗,认为插花的瓷器,可以用官、哥、定窑的古胆瓶、一枝瓶、小蓍草瓶,“余如暗花、青花、茄袋、葫芦、细口、扁肚、瘦足药坛及新铸铜瓶、建窑等瓶,俱不入清供,尤不可用者,鹅颈、壁瓶也……大都瓶宁瘦,无过壮,宁大,无过小,高可一尺五寸。低不过一尺,乃佳。”
—观赏石—
观赏石,也就是供石,是在室内条几、书桌、案头和博古架上摆放抚玩、清供观赏的天然奇石。
它的性格特质是质朴坚实、典雅脱俗,最能体现中国人宁静致远、坚定执着、谦和待人的传统精神。
中国观赏石古有四大名石:灵璧石(安徽灵璧)、英石(广东英德)、太湖石(江苏太湖)和昆石(江苏昆山)。现在广西的红水河的彩陶石、大化石、都安石,以及新疆戈壁石等后起之石异军突起,也是相当不错的清供石。
—文房四宝—
文人的案头清供,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离不开文房器物。文房器物也称“文房”,最早指的是笔墨纸砚等文具,所谓“文房四宝”是也。
后来,与笔墨情趣不可分离的文房用器大量出现,超出了笔、墨、纸、砚的范畴,如笔床、笔架等等。
文房清玩,形微体轻,与重器大件相比,实属小器物。
然而正是这些小玩意却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知识载体,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它的丰富的功能,独特的造型,以及千姿百态的制作工艺与材质,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品位高雅的艺术世界。
案头清供,其实就是一个玩赏的物什。器物的清雅是一方面,置器有道,格古生情。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器为人用”的理念,正应《闲情偶寄》中曰:“是无情之物变为有情”。器存韵,人出神,我们仿佛可见古代文人于历史中赏玩清供之景,古今对话,共赏清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