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9-12-31 09:12:00

玉石中的廉洁文化

“用玉的品格净化心灵,校正人生”


玉石中的廉洁文化


整理:殊胜和善


所示藏品:殊胜和善古典艺术馆提供
      
从玉石中感悟到古人的廉洁品节,并用玉的品格不断地净化心灵,校正人生,只有时刻保持冰清玉洁的思想洁癖,温润如玉的君子秉性,比德于玉的高雅追求,才能配得上美玉的品格,所到之处皆能受其正气的感化,润泽万物,惠及四方。


玉,石之美者


玉,石之美者,从字形上来看,像一根绳子穿着几枚玉片,供人把玩。《左传》中“子罕辞玉”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自古“玉”便与忠正廉洁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的是,春秋时期宋人得到一块宝玉后,就想拿此作“敲门砖”去攀附当时齐国最有权势的大夫子罕。一天,此人打听到子罕大夫在家,便携宝玉登门。当献宝人双手把宝玉献上时,子罕拒不接受。献玉的人以为子罕怀疑玉石是假的,便说:“这块美玉我请玉匠给鉴定过,他说是块宝玉,所以才敢来献。”子罕依旧侧脸摆手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收了玉石,你失掉了宝,我也失去了宝。所以,我们还是各存其宝为好。”子罕并非不爱美玉,只是与其相比,他更珍视自身的清廉美誉罢了。
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


《管子·水地》中说:“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说的是,玉石之所以很珍贵,是因为玉石表现出了九种优秀的品质:温润而有光泽,是它的仁;清澈而有纹理,是它的智;坚硬而不屈缩,是它的义;清正而不伤人,是它的品节;鲜明而不垢污,是它的纯洁;可折而不可屈,是它的勇;瑕疵表现在外,是它的诚实;华美与光泽相互渗透而不互相侵犯,是它的宽容;敲击起来,其声音清扬远闻,纯而不乱,是它的有条理。


其中“廉而不刿、鲜而不垢”展示了玉清正纯洁、不贪不刿的品节。


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在管仲去世一百多年后,孔子对玉德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并在美玉上刻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其在《礼记聘义》中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并赋予玉的“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此十一德,实乃儒家道德规范的大全。


乃至后人提出的玉德之七德、六德、五德等,也均道出了君子的人格可比拟为美玉,是美德的昭示。
圣人被褐怀玉,润泽万物,惠及四方


“圣人被褐怀玉”,身穿粗布衣服却怀抱着美玉,出身贫寒但具有美玉般的品质,此中可以看出,玉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是美好、高尚的象征。


古人爱玉,常将玉佩戴其身,但并非如今人穿金戴银一般为了爱慕虚荣,而是重其内涵,时刻提醒自己的德行操守。虽处世儒雅,谦谦度日,不计名利与得失,看淡物欲与世俗,却也有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磊落,大是大非面前毫不让步,守得住原则与底线。


今非昔比,但我们仍可从玉石中感悟到古人的廉洁品节,并用玉的品格不断地净化心灵,校正人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玉石中的廉洁文化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