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大师雕琢长江石 铸就“铜陵玉”
安徽省第二届工艺美术大师的资格证书,由安徽省经信委、文化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定颁发给束健。他实实在在地成为了安徽石雕界的一把“利剑”,一块普通的长江石在束健的娴熟的刀下,重新赋予了生命和力量,由他铸就的“铜陵玉”丰润有深度,打动人心。7月3日,当由安徽省经信委、文化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定颁发的安徽省第二届工艺美术大师的资格证书到达束健手中的时候,束健的长江石新作《守望》正好完工。束健说,《守望》成为我当选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见证。2010年5月《铜陵日报·铜都晨刊》曾以《雕琢“铜陵玉”》为题报道过束健致力于铜陵长江石(鹅卵石)的雕刻,打造“铜陵玉”的故事。时隔两年,束健梦想成真,实实在在地成为了安徽石雕界的一把“利剑”,一块普通的长江石在束健的娴熟的刀下,重新赋予了生命和力量,让“美石皆为玉”的传说实现了现实版的穿越。在省内黄山玉、霍山玉造势未减的环境下,束健艺术创造的“铜陵玉”以全新的姿态跻身其列。
光环绚丽多彩,却和耀眼相伴,多年来,凭着一股子不怕吃苦的牛劲,以草根、个体户形象出现的束健先后取得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等称号,多件玉雕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但束健的“痛苦”却一刻没有减轻过。如何让“铜陵玉”更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如何让“铜陵玉”带着铜陵特有的符号走向更大的舞台?束健说,这是我一辈子都要寻找的答案。
铜陵江边,历经亿万年冲刷而来的长江石静卧其中,每块石头都孕育着中华民族古老新鲜、逶迤不绝的咏叹,每块石头都在等待有缘人的发现。束健,就是为着长江石而生,他是让石头说话的点化师。束健,雕琢长江石极少改变自然的形态,总是依据石头固有形、色、线条,加以构思,待画面了然于胸后在动刀。“读石的过程,不亚于黑暗中行走。”束健说,思想性加社会性再融合艺术的元素,作品才会显得丰润有深度,才能打动人。
束健所有作品都是孤品,亲自动手的个性化作品,终究形成不了量产的效应,在这一点上束健自认,“比不得黄山玉与霍山玉”。但束健还是非常醉心于自己目前的生活形态,在保持全家人温饱的前提下,束健甚至希望找一处更加偏僻的地方,让自己的心静一静再静一静,让思想走的再远些,让“铜陵玉”再厚重些。“现在‘铜陵玉’已非我束健个人东西,而是整个铜陵的形象”,束健说,五千年的玉石文化和四千年的铜文化,如果有机结合,恰好能体现古铜都特有的文化魅力。束健,给自己开创了一个“铜陵玉”加铜元素——“金镶玉”的新课题。“这个想法听起来很大胆,也很激动”束健说,期待着自己的突破,期待着有识之士和相关部门的参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