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痴”蒲松龄,将灵魂注入石中——探访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其志怪小说《聊斋志异》蜚声中外。鲜为人知的是:蒲松龄对赏石文化也有很深的研究,对发扬传统赏石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蒲松龄执馆于淄川毕际友家达三十余载。在此期间,他撰写颂石诗文多达数十篇。毕家门庭豪华,甲第宏丽,庭院布局别致,除万卷藏书楼外,还有一处怪石林立、松柏杂花为篱、具有南方特色的园林建筑——《石隐园》。
看到园内奇石,蒲翁心情舒畅,诗兴大发,泼墨挥毫诗云:“独在山中屋,如在山中住。绣球烂漫开,始知春事去。”蒲翁得知园内各种怪石都是毕际友父子从各地重金购置而来,又有诗云:“大人何皓伟,赎尔抱花关。刺史归田日,余钱买旧山。”
据传毕际友罢官归田时,曾带回一块石头,名曰“灵璧石”,又名“海岳石”。此石据传曾为宋代文人米芾后人明代相石家米仲诏所藏。此石入毕家后,被视为传家之宝。园内还有毕氏从武夷山带回的石头。蒲翁见石有诗云:“遥望此石惊怪之,插青挺秀最离奇。不知何处曾相见,涧壑群言似武夷。”
蒲翁在毕家坐馆期间,每年盛夏移居“石隐园”内,朝暮与石相伴,扶石建身,观石之趣,与石共乐。他经常坐于怪石林中思稿、养神、饮茶。这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有时灵感顿生,诗兴大发,面对园内众石景观,他感慨赋诗:“年年设榻听新蝉,风景今年胜去年。雨过松香生客梦,萍开水碧见云天,老藤绕屋龙蛇出,怪石当门虎豹眼。我以蛙鸣间鱼跃,俨然鼓吹小山边。”
蒲松龄最喜爱园内形态奇特的“蛙鸣石”,此石天然形成,因其形似“蛙鸣”而得名。园内还有“三星石”,石形小巧玲珑,形象奇特。石上有三处圆形化石,犹如三星面得名。蒲翁多年身居奇石王国之中,对身边的各类心爱的石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石隐园内有十块形状别致、玲珑剔透的怪石,被他称为“十友”,即九象石、魁星石,月窟石、荡茗石、菡萏石、凤翔石、太朴石、双鹰石,峨豸石、垂云石,灵璧石,并赋诗云:“石隐园中远心亭,门对青山四五层。凤翔双鹰飞禽样,九象峨豸走兽形。太朴垂云生得好,菡萏月窟最玲珑。宋朝魁星石灵璧,万世流传十友名。”可见,蒲翁对石头的崇爱之情是何等深刻!
蒲松龄故居的园内还有几块体量较大的奇石,即“太湖石“和“丈人石”。太湖石为山、明、水、秀四石,而丈人石则巍然屹立。蒲翁颂丈人石有诗云:“丈人何傲睨,高眠傍修竹。南宫具袍笏。毋乃太边幅。千载遇狂生,横足加其腹。” 蒲翁在毕家坐馆期间。专题咏《石隐园》的诗作达40余首。字字句句都凝聚着蒲翁对石头的真情和眷恋。园内石景天成、百花争艳,丰富了他文学创作内容,又为完成《聊斋志异》巨署提供了美学素材。
蒲翁不但有多诗颂石,还著有一部研究石头的专著《石谱》。该书中详细记载了一百余种石头,就石头的产地、色泽、声音、用途以及鉴别方法等,都作了一一记述。从这本论石专著中,我们可以看出蒲翁弘扬石文化的广度和深度。这本珍贵的《石谱》。是蒲翁一生爱石、藏石、颂石的佐证,也是研究清代传承和发扬中华赏石文化的宝贵历史资料。
另外,蒲翁还把他的石头情结写进了《聊斋志异》中。在《石清虚》一文中,主人邢云飞一生与石相伴、与石共乐、与石共存、与石共卒。邢氏老人爱石一生,屡遭劫掠,屡次找回,最终随葬墓中。他透过这篇故事,我们可以窥到蒲翁颂石、爱石的痴情。 蒲松龄的颂石史页,为后人加深对中华石文化的认识,弘扬石文化的传统,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