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9-9-25 20:05:59

我国奇石市场价格分析与预测

一、石市印象
  中国大陆的奇石市场,曾经沉寂了三十余年之久,是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恢复发展,才造就了如今的石市。据报道,柳州地区早几年玩石热初起,脑瓜子灵的一些农民奔此道赚钱,却又缺乏最基本的石玩文化素养,常爱把好端端的奇石弄“拙 ”成巧,打凿成猴马猪牛模样才挑上街卖,每每令石玩爱好者啼笑皆非,痛心不已。市场法则的魔手迅速地扭转了这现象。在奇石爱好者和经营者跋山涉水亲临采石的过程中,受雇农民亲身得到了有关“皱、瘦、漏、透、丑”等传统赏石观的言传身教;在石市销售的旺与滞里,卖石农民靠顾客的指点评议也悟到了如何认识石头含金量的多寡。一段时间以后,一批原来大字识不了几个的村人,竟然摇身变为鉴赏奇石的土专家。对着石头, 他们不畏众目睽睽,也能大侃石经,这简直是石市造就的一种文化奇迹。
  如今中国大陆的石市,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公开的交易市场。比如上海江阴路花鸟宠物市场上,大约有四五家专营奇石的店铺和四五个专售奇石的地摊,这还不包括兼营的商店与外地人临时来沪所设的地摊。此外,清溪公园南端的糟东三路等处,还有零星的奇石商店。柳州最主要的奇石交易场地则在柳江河畔的江滨公园一带。在周未和周日,又会有多处临时成集的石市。第二种是借召开奇石研讨会或举办石展进行奇石交易。在这种场合,除了少数观众有所选购,大量的是行内人互作交易,成交量颇为可观。海外石商往往会趁此机会,瞄准目标,狠狠地选购一番。第三种是地下交易。这大多是由行内人或朋友间互作介绍、撮合而成。有的海外石商,在获知国内某一藏家备有待价而沽的名石,会设法与之联系,经过商洽而成交。通过第三种方式成交的奇石,一般都是上品位的。
  从我国奇石市场的状况看,这种特殊的交易形式占了较大比例,即卖者与买者需要互相找、互相介绍,能找到长期客户者才可能在这一行站住脚跟。在一些城市中,有的专业商店开张不久就关门或转产了,这与整个奇石市场尚未发育成熟是很有关系的。
  我国大陆近几年虽说形成了一股“奇石热”,但玩石的人数与总人口相比,绝对值还是非常之小的。所以,奇石市场目前无论就规模还是数量而言,还有待大为发展。这与台湾的石市稍一比较,就可明显地看出。台湾的石市较大陆发展稍早几年。过去石友们采用的是私相授受、半献宝半议价的流通方式,后来就逐步被一家家新成立的石头市场所取代,到九十年代,石市已可与邮票市场比肩,而其交易额动辄是几万、几十万新台币,邮票单价已不能望其项背了。
  自石市形成以来,大陆上的奇石已有相当部分流向海外。 世界知名的一年一度的美国图森博览会上的奇石展品,新加坡胜淘沙奇石博物馆的展品,以及东南亚国家、日本和我国港台地区爱石者的藏品中,有不少是从大陆采购去的。海外游人、石商、藏家的奇石购买力,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石市的发育。同时,海外的新潮赏石观也随着商品交流影响了我国奇石界,与我国传统赏石观融会贯通,造就了一批善于识别、能各投所好的奇石经营者。
  二、石市价格
  奇石价格的构成因素较为复杂。它一方面根据石市当时的行情上下波动,另一方面,某一方奇石也因买卖双方个人的喜好程度而摆动,有时幅度还较大,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所谓“黄金有价石无价”,很大程度上即指此而言。
  在石市稳定的状态下,影响某一石种或某一方奇石价格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点(至于具体的评介我们已在第三章第二节 〈供石的文化意趣和观赏价值〉以及第四章第四节〈雨花石鉴别〉中叙明):
  (一)稀少价值。“物以稀为贵”,这是一般的市场法则。稀少价值是在相对比较中形成的,有两个概念:
  一是指石源的丰富程度或稀少程度。石源藏量多,价格低,稀少则价高。前几年传说一个故事,一个美国珠宝商来华想购买中国的海蓝宝石原料,刚巧报纸上介绍我国西南发现了一个长几十公里的海蓝宝石矿带,外商估计这可能使国际海蓝宝石大降价,因而没有成交。后来发现那个报道并不真实,也就没有影响国际市场。灵璧石向来为海内外藏家青睐,价格也高。但近几年灵璧石产地又开发了几处,而且出现了不少鱼目混珠者,使它信誉下降,总体价格也较前为低了。广西的红河石产地就那末一段,采石季节也有限制,随着上品红河石越来越稀少,所以它的价格就居高不下。奇石目前在国内交流已属寻常事,进行国际间交流已是大趋势。你所拥有的是奇货可居还是俯拾皆是就要在大范围内进行比较。前些年石市刚刚恢复,有一藏家得到一块黄腊石,视如珍宝,轻易不肯示人,有意转让,出价又太高。随着交流及研究的开展,原来甘肃、内蒙古、广西等省区都有黄腊石,而且质量好的有不少,那方黄腊石顿时身价大跌。
  稀少价值的另一概念是指在同一石种中,某一方奇石之形态、图案、色彩可遇不可求,十分难得,这方奇右,你格就相对要高。例如三峡石文字组石 “中、华、奇、石”,现仅发现这一组,且字型搭配也较恰当,所以格外令人珍视。若是今后有人又寻觅,搭配成一套,那前一套的价值显然就要降低。陕西有一藏家有一方风成大红碧玉,桶状,比易拉罐略大,表面有许多凹坑,而且各个面都非常光滑,人见人爱,港商出价两万元。而酱色碧玉,人称羊肝石,在一些地区遍地皆是,却少有人问津。
  (二)历史价值。也有两个概念。一是指石头的“古气”。 奇石是天然的无机物体,往往在土下水中长时间隐藏,作为观赏石陈列后,长期与空气接触,其石肌会因风化作用而慢慢古老化,又因长期摩擎等原因,还会有二层“包浆”,以致产生高雅的气质,给观赏者带来视觉上的舒适感。至于古气的评价,也就是通常说的“新石头”、“老石头”;在价值上它们有明显的差距。一般来说,时间愈长,石头价格也愈高。
  “历史价值”的另一个概念是指有否名人效应。如这方奇石在历史上曾为某名人收藏过,且有确切凭记,它的身价定然陡增。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是很多的。当代的也有,据北京李维信先生介绍,有一次,他正负责布置一个奇石内部观摩展,某石友带卢位日本客人来参观,并探询购买的可能性。日本客人看到一方碟状孔雀石,表示非常喜爱,再一问,原来是郭沫若藏石,便连声说:这样珍贵的石头我是买不起的;当然,借展的文物也不允许出让。
  (三)衬托价值。一方好的奇石,必须有适当的摆放位置,这就需要有托、架、盘、板予以置放。衬托得当,往往能使石价倍增。上品供石最常见的是用红木、紫檀做木托。一次,有一位石商指着一方高约80厘米的墨湖石对作者说:“此石原先四千元 就可出售,现做了术托,石头的内在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到八千元,我是不会出手的。而这个术托,事实上大约花费了八百元钱。
  三、石市行情
  对于可以流通的艺术品而言,奇石可能是一类最难于划定价格的商品,很难定出参考价。比如,在1993年10月上海“首届名人、名家藏石展上,有一方高约二尺、造型雄伟的广西红河石,被台湾藏家相中,他愿出价五千元人民币,而石主则索价五千美元,相差八倍,太悬殊,结果自然没能成交。几个月后,此石回广西成交,成交价二万元人民币。再如,有一方山东博山象形文石,被上海一石商看中,出价八千元人民币,石主因十分钟爱此石,表示翻一倍也不愿出售。而比此石体量大近十倍的一方博山文石(也是动物象形石),在同一石展上成交,价格为五千元人民币。
  目前在石市上,供石的价格也是五花八门,因石头的品种以及造型意境诸原因,价格相差十分悬殊,从三五十元到二三万元的都有,同一体量的供石,价格相差几十倍乃至上千倍(仅指国内而言)。
  相对而言,雨花石的价格稍稳些。以下是南京石肆上雨花石的参考价:
  1.细石,主要是指雨花玛瑞和蛋白石等。水石通货,视通货中成色而定,每公斤几十元,经过挑选,可达几百元。 抛光石通货,同样视成色而定,每公斤十几元至几十元,如经挑选,可达几百元。等级品,不论是水石或抛光石,按个论价。最低每个十几元、二十几元,高则成百上千,乃至更高。在南京市场上,曾成交了一枚珍品雨花石,价格是三千美元,但远非最高价。
  2.粗石(俗称花彩石)。 水石通货,价格低廉,甚或八九角就能买一公斤。抛光石通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奇石市场价格分析与预测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