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无定法——在观象赏“对石”乱弹 图
仲夏时节,在出席观象博物馆“赏石基础理论建设学术讨论会”的第三天上午(7月8日),我同几位石友相约到装饰典雅的观象展厅认真观摩了一场以“对接产生美”为主题的对石精品展。坦白讲,这是我平生首次看到的“破石头”集中登入艺术殿堂的专题展,展品数量不到30件,却让我经历了一场可褒可贬的审美体验。其间还以一种矛盾的心情与石友来了几段“该简者却详而不简,该详者又简而不详”的乱弹,分别记录如下,以供参考。有石友问我,以前是怎样看待这类石头的?我说,观摩之前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的一个观点是,破损的石头不可玩,哪怕是破损了一点石皮或有一点裂隙的石头都不完整,更谈不上完美而弃之不取的,何况像这些断裂成两截或多截的破石头。石友看我说话直率便又问我,看了今天这个展览后有何感想?能给出什么样的评价?我说,此一时彼一时也。从“对接产生美”的策展灵感(动机)和展品的征选效果看,我认为这是见仁见智、和而不同、文化多元在当今的体现,人们对它可以说三道四,可褒可贬。现代赏石虽然可借鉴西方美学关于“残缺美”的理论,但对多数中国人的传统经验而言,所谓残缺美毕竟是一种不完美的另类。
那么,策展者为什么要拿这些残破的石头当艺术品给人们观赏呢?我不晓得他们的切实动机,只有一点猜测,想谈谈自己的看法:这“另类”石头的展示,可能是想告诉人们,传统赏石精品的资源基本枯竭,在市场供给匮乏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做到物尽其用,另辟蹊径,可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应。这似乎很像一位游山览水的人,当走到山穷水尽,览无可览的地步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天空,去品味空中云卷云舒的味道。再有,可能策展者是以西方美学中残缺美理论为依据,虽然这种理论并不完全合乎中国传统审美的口味,但不乏有对此乐此不疲的推崇者。举个例子,如今中国的漂亮姑娘都喜欢穿“破衣烂裤”,并以此为时尚。由于审美走向了多元,拿这些看似破裂不完整的石头做展览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必须说明的是,将这些断裂残破的石头对接到一起欣赏,它仍然具有赏石艺术“浑然天成”的审美效果,它们仍具有自然美的特质。从哲学上讲,石头从一分为二再到合二为一,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可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圆满的审美心理。同时,将残缺破损的石头对接到一起,它们成为用时间雕琢出来的作品,没有矫揉造作,只有岁月沉淀的沧桑之美。因此,能够宽容并欣赏那份残缺的美,正是“天地无弃物,而况山谷良”的道理。
又有人问,传统赏石家应怎样看待这些作品?在前面我已经说过,对残破的石头作品,你可褒也可贬,这是我对观象老总倡导的“思想之自由,独立之精神”的认同。如果从贬义的观点出发,残破之石无美可言。为什么呢?前辈们曾留下一种经典的说法——“石破而气跑”。古人认为,石内存有“三气”,即天地之灵气,自然之清气,文人之雅气。如果石头破损残缺了,这三气便荡然无存。因此,这些石品也就不能称之为灵石、美石、雅石,当然也就不能登上审美的殿堂。
还有石友问,赏玩对石有无鉴赏标准?
我的回答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因为艺术品不是现代工业产品,不是实用品,艺术品是用来赏玩的。艺术创作 讲求个性,越具个性的艺术品越有欣赏和收藏价值,自然也就有了它的经济价值。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怎么可以拿统一的标准去评判孰好孰坏,孰对孰错呢?也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世上本无所谓好和坏,思想使然。”
那么,是不是说欣赏对石就没有任何情境规定呢?否也!俞莹先生在《玩石指南》中就讲到,“对石是在大自然中已经分离了数以万年计的原石,曾经分崩离析后又被重新聚首……也是老残的一种形式,断面至少有自然包浆。有的重新聚合后,可以严丝合缝的更是弥足珍贵”。李昌银先生在《中国赏石美学》书中说,“对石是由裂隙分割岩石石块,岩溶作用沿裂隙与层面发育而形成的两块或多块有一定对应性的观赏石组合。”强调对应与组合的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梁志伟先生在《赏石密码》一书中说:“有伤痕的奇石,美学评判上虽然比不过自然无伤痕的完美之石,但这种有了缺憾的‘自然美’也属奇石范畴”。
如按照中国传统审美经验来评判,一切器物的赏玩应以美善相融、尽善尽美、吉祥如意的“圆满”为美,任何残破、败损的器物都属不祥之兆,无论书画、瓷器或赏石,道理都是一样的。收藏、把玩残破的器物,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流水无情还有情的无奈之举,也是一种遗憾之举,同样的器物,如有完好的,相信大多数人决不去收藏残破的。
中华赏石文化是儒释道三教文化多元互渗、异趣沟通、和而不同、雅俗共赏的审美文化,本身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美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因此没必要也不可能定一个共同遵守的统一标准,这就是释家所谓的“法无定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