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父:乾隆皇帝的赏石品味
紫禁城内曾有四座苑囿。其中,慈宁宫花园未见赏石陈设。建福宫花园曾遭焚毁,园中赏石散落。仅有御花园和宁寿宫花园得以大体上原状保存下来。御花园初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其间历经皇朝更迭,建筑与庭院陈设多有变更。宁寿宫花园拟为乾隆皇帝“馀日享清福”之处,它修葺于乾隆三十六年,完工于四十一年,自乾隆皇帝驾崩后至清朝末年长期空置。因此,宁寿宫御苑赏石陈设能够大体上代表乾隆皇帝的赏石品味。案《故宫博物馆古建部室外文物普查资料》,宁寿宫区共有独立台座赏石三十三件,其中有三十一件收录于拙著《御苑赏石》。在这三十一件赏石中,灵璧石有十二件,太湖石五件,英石三件以及其他各种奇石十一件。显然,宁寿宫御苑赏石以灵璧石和各种奇石为主。实际上,紫禁城苑囿中收藏的灵璧石主要集中在宁寿宫花园,因为御花园只有数量极少的灵璧石,而建福宫花园未见有灵璧石。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于灵璧石情有独钟。
从底座判断,宁寿宫区的十二块灵璧石均为清代中期随着宁寿宫区的建造而陆续入藏的。由此可知,这批灵璧石的收藏也是为乾隆皇帝建立的,而不是承继于前朝遗存。这个推测还可以从文献记载得到证实。案《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二日载,太监鄂鲁里传旨,遂初堂两次间阶前,“交工程处各添安石座一对,交造办处安设灵璧石,钦此”。如今,这对灵璧石依然矗立在宁寿宫花园遂初堂前(《御苑赏石》宁十八、宁十九)。
宁寿宫花园遂初堂前灵璧石(《御苑赏石》宁十八)
从布局上来看,宁寿宫区的灵璧石陈设主要为遂初堂前一组四块,三友轩前一块,竹香馆前一块,倦勤斋前一组二块。其余有颐和轩前一组二块,景福宫前庭一块,西侧一块。这些地方均为乾隆皇帝悠游之地,这进一步确认乾隆皇帝对灵璧石的偏爱。
档案记载也可以确认清宫曾大量罗入灵璧石。案《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载,两淮盐政伊灵阿送到“灵璧石大小八十块”,又奉旨将“灵璧石,著挑有像生的呈览”,“随挑得有像生的大些灵璧石十二块安在养心殿呈览”,又奉旨“着刷洗干净烫腊再行呈览”。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载,总管内务府大臣舒文“将两淮呈进灵璧石八十块内除宁寿宫、圆明园二处用过十块,剩余七十块料估堆做高七尺、下宽九尺山子一座,画得小纸样一张持进,交太监鄂鲁里呈览,奉旨着暂收,俟有地方时再行堆做”。五月二十八日,太监鄂鲁里传旨“着传与舒文,将堆山子灵璧石俱交德保、中敏,在圆明园看地方安设,钦此”。
尽管御旨“著挑有像生的呈览”,似乎乾隆皇帝并未太看中这些“像生”的灵璧石,因为最终大概只有四块被选中留在宁寿宫花园:“于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将灵璧石大小七十六块交苑付舒通阿领去讫”。而纵观御苑灵璧石,虽多有人工修饰痕迹,但主要集中于背面,石体本身大都呈横峰状,多数有纵横沟壑、少数有剔透孔洞。这与《云林石谱》所记大体一致。换言之,这些灵璧石所表现的仍是一种天然现象,仅有一块(《御苑赏石》宁三十)为纯然雕凿成形者。这种情况也许有助于说明,乾隆皇帝喜欢天然形象而不是百般雕琢过的灵璧石。
这些灵璧石后背往往有红壤黏结,表明它是从红壤中采掘出来的。那么,乾隆皇帝喜欢的灵璧石来自何处呢?按《云林石谱》记载,灵璧石产自安徽灵璧磬石山,《宋史》也有记为证。今天,灵璧石的开采仍在继续,大量的灵璧石被从田野中挖掘出来。
乾隆皇帝对灵璧石的偏爱自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故宫御花园中现存一块可以断代为元代的灵璧石。案史籍记载,宋徽宗所题“庆云万态奇峰”,即为灵璧县进贡艮岳者。宋代诗词中更有不少有关灵璧石的记载。例如,饶节《向居卿所藏灵璧石歌》:“灵璧之石妙天下,奇姿异质穷变化。”戴复古《灵璧石歌为方岩王侍郎作》:“灵璧一峰天下奇,体势雄伟身巍巍。”他如苏轼也曾记载灵璧石,米芾更是灵璧石的爱好者。
尽管灵璧石的欣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据我的考察以及熟悉全国各地古代园林赏石情况的俞莹介绍,在大江南北各处古代公私园林中极少见灵璧石的陈设。显然,乾隆皇帝在苑囿中对灵璧石的偏爱,不仅在皇家苑囿中,而且在民间苑囿中,都属於非常标新立异的欣赏品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