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壶仙 发表于 2011-5-30 15:45:44

欣赏石的鉴评

字评价太湖石以来,赏石一址都有在寻找一种对任何种类的赏石品种都能适用的鉴评标准。 宋代苏轼在“瘦、皱、漏、透”的基础上增添一个“丑”字。清代书画家郑燮在题画石时称:“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皱,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以此出。彼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之中有至好也。”又说:“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以“瘦、漏、透,皱、丑”这五个字来看,都是指石品的外表形态,前四字指具体特征,后面的“丑”指石品总体外观。苏轼添一个丑字,增加了“瘦、漏、透、皱”的分量,要瘦到好处,漏得恰当,透得玲珑,皱得怪拙。要达到更雄奇,更丑陋的外形,石品才具有欣赏性。欣赏石的丑与秀是“对于而又统一”的。 明未的文学家张岱提出了六字评石口诀。他在《陶阉梦忆》中提到“前人评太湖石形态,不外瘦、皱、漏、透、丑、痴六字。而常用者则前四字。”张岱这里提的“痴”字,与石本身的形态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是就观赏者的赏石神态而言,但是,一件能使爱石者如痴如狂的欣赏石,其艺术价值是可想而知的。上述是古人对太湖石提出的鉴评标准,笔者根据古今中外鉴评赏石的经验和体会,提出“形、质、色、韵”的四字鉴评。
  1、形:形是鉴评各类欣赏石最为重要的一条,不具备可观赏性的形体,就不能称为欣赏石。欣赏石的石品,从总的来说分整体外形和画面形态两大类。整体外形又分无定形形体和具象形形体。无定形形体,即外形复杂奇特,怪拙顽丑;丑拙之中体现一种秀美,怪顽之中显出雄伟,形之无定而灵气袭人。具象形体,即石品外观形体与自然界的物象或景象有着相似的形体。具象石又分“象形石”和“抽象石”两种。象形石强调其形象逼真,抽象石强凋意象含蓄。 画面形态:即常说的“图案石”,这种石对石的体形并不十分重视,而强调石上的画面是否是一幅具有某种物象或景象的描绘。雨花石,是一种既比较重视外形圆滑蕴润,又看重石体上画面图形的“全形欣赏石”。 欣赏石中的晶石,是指各种不同的矿物晶体,这种晶体各有各的天然几何形态,对这类观赏石的外形要求就更为严格,必须是完美的自然晶体,棱角分明,突兀自然。
  2、质:指欣赏石的质地,即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石品结构的粗细,光泽硬度等特征。不同质地的岩石,形成不同种类的欣赏石外形或图案,因为石的形成是“天生地造”的。一般说来,质对欣赏石的鉴评不是重要的因素。石种不同,以石质坚硬,结构细致者为佳品。
  3、色:色在欣赏石中起着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色分单色和复我基色和配色等。石品中的色彩必须是“巧色”或“俏色”,在石中的位置要恰如其分。色彩如果不能与石形,图案配合得当,有色不如无色。配合得好,即锦上添花,会大大增加石品的观赏价值。有些石种,像腊石和晶石,如有纯洁艳丽的色彩,则更能使石品增辉耀眼,美不胜收。
  4、韵:韵是一种协调,韵是一种姿态,韵是一种精神和力量的体现。没有韵的形体便没有生气;没有韵的颜色是杂乱无章的;没有韵的艺术便缺乏感染力。韵是一种精髓所在,韵是对石的形,色,质的调和,蕴于石中,是石的灵色所在,一种可感知而不可见的力量。

stone007 发表于 2011-8-5 12:38:27

回个帖子支持一下!

小李石玩 发表于 2011-8-5 12:38:27

帮你项项吧

奇石展 发表于 2011-8-5 12:38:27

看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欣赏石的鉴评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