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壶仙 发表于 2014-5-28 10:06:59

新疆戈壁滩上的采石人

戈壁滩上的采石人

  文/图 记者 柯姣  黄金易得,美玉难求。在玉都的石头市场上,人们总能轻而易举地看到包括玉石、奇石在内各色各样的石头。它们就像超市货架上的花生和瓜子,任人挑选、把玩。在普通人眼里,它们看似如此平凡。但在另外一群人的眼中,它们各个皆非平凡物。他们,因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去寻找这些石头,同时也赋予了石头全新的生命和价值,而他们本身,也是有故事的人。  有人说,新疆的每颗石头都有故事。可谁才是写故事、讲故事的人?又是谁赋予了它们全新的价值与意义?也许是那些采石头的人,也许是玉都的石头商人,也或许是报纸前的你。面对这些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瑰宝,惟愿你我——且得且珍惜。  业余派  玉到捡时方恨少  “这边的5元,那边的10元,喜欢的就拿走,我便宜卖给你。”又是一个晴朗的初夏晌午,63岁的王如玉(化名)和往常一样,带着一个小马扎和一摊子金丝玉、几个古怪的石头和一些玉石饰品,在石河子玉都右侧路边的树荫下,向往来路人介绍起她的“石头”来。附近的石商们说,如果要采访采石人,就一定要采访她。因为,“如今早已没有比她更纯粹的采石人。”  年轻的时候,王如玉在一家医院上班,习惯了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后来退休了,反而有点不适应。刚好那段时间正巧赶上挖玉石、捡奇石、藏妙石的热潮,于是她就带着“跟着一起去游玩,顺便打发时间”的心态,加入了采石大军,成了最早的一批采石人。  据王如玉回忆,她第一次捡石头是在2010年。虽然一直生活在新疆,但平时很少四处走动,所以一到捡石头的地方,难掩内心兴奋与激动。“只顾着欣赏美景,走累了干脆就直接躺在戈壁滩上。哪还记得去那儿的目的。”当看到身边的人捡到好石头时的那种喜悦和兴奋,她不知不觉也被感染了。于是,她也开始试着在石海中寻宝。  最开始她并不知道什么是普通的石头,什么是玉石,兴奋地捡了一个巨大的石头,以为是和田玉。吭哧吭哧地搬到车上,结果同伴一看,都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不过幸运的是,第一次她并未毫无所获,无意中竟拾得一块品质不错的“沙漠漆”。并且在带回去之后不久,便被一位奇石爱好者以2000元的价格买走了。  第一次捡石头的经历,让王如玉感受到了亲近大自然的那份新鲜和畅快,也体验到了在大自然中寻宝的乐趣和激情。此后,她就逐渐从一名什么都不懂的外围人士,渐渐成了地道的石友,每逢周末必外出捡石头。  痴迷过后的觉醒  “夜里12时从石河子出发,凌晨6时到达目的地。然后背着干粮和水,选择一个自己觉得不错的方向,就开始了一天的捡石生活。”王如玉说,她不是一个人去,当时石河子有很多喜欢捡石头的石友,大家会一起凑钱包车同往。一直捡到下午5时左右,然后集体返回石河子。当时来回车费和食宿费用,人均300元左右。  “和我们一起捡石头的有学生、有上班族,也有像我一样退休的人。”王如玉说,虽然大家年龄不同,但每次在车上,只要一提到石头,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出发前,互相聊聊最近收藏了什么石头,这一次想捡到什么样的石头。返程的时候,大家又会将各自捡到的石头拿出来,互相交流。  回想起那段捡石头的岁月,王如玉说得神采飞扬。  既然是快乐、充实,为何她却用“回忆”来形容呢?很快,记者就找到的答案。  从2010到2013年这几年时间里,王如玉几乎每周都去捡石头,走遍了所有采玉人和捡石人走过的路,捡了足足十多蛇皮袋的玉石、奇石。尽管收获颇丰,但她却越来越开心不起来,因为最初的那片布满石头的大漠戈壁,后来只剩下了砂砾和尘土。  “感觉就像有人用巨大的铁铲,将整个地表上厚厚的一层石头全部铲走了似的,根本找不出一块石头,哪怕是最普通的。整个戈壁滩,就像是失去了外壳,当时我的心痛极了。”王如玉说,那是她最后一次捡石头的经历,就在2013年10月1日那一天。当时,她被眼前的情形惊呆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去捡过石头,而是将自己捡回来的石头,从中挑选出一些好的,比如一些金丝玉,带到玉都的集市上低价卖给那些喜欢石头的人。  “这些石头都是我以前一块一块捡回来的,如今好石头越来越少,一般也捡不到了,我留那么多也浪费资源,所以就干脆拿出来卖。”王如玉卖的金丝玉很便宜,但并不是谁给钱都会卖。她说,这是她捡回来的宝贝,只卖给懂石头、爱石头、珍惜石头的人。  职业派  不疯魔不成活  “眼镜哥”,男,1980年生,姓符,因出生于福建,故其父为之取名为符建。自小生活在石河子,后因为工作曾辗转于北京、成都等地。他酷爱奇石,曾一度为之痴迷,索性改行做起了雕刻师,将各种玉石籽料、原石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戈壁美人”是他的得意之作。  记者最初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以一个四处寻宝的“路人甲”身份,出现在奇石市场上。听说记者要找采石人,便自告奋勇,因为他捡了一件“宝贝”要给大家看。后来,记者才知道,他并非奇石市场上的“路人甲”,而是一名懂石头、捡石头、雕石头、卖石头的人。别人都在早上10时左右就开始摆摊卖石头了,可他却一点都不着急,到了12时依旧还在市场上转悠,直到遇到记者,才打开“百宝箱”,将各种玉石、奇石一一摆出来。  “你看,这块石头像什么?你仔细看,最好拿手机或相机拍下来看。”在他的“百宝箱”里,有一个压箱底的“宝贝”,乍一看背面,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但翻个面仔细一看,一只白色的鸬鹚正静立湖边,栩栩如生。刚往摊位上摆出来一小会儿,就陆续有路人过来观看,说他这块石头看起来像个鸬鹚。  “眼镜哥”说,当初有一个外地来的老人要出1.5万买走,他嫌价格低不肯卖。结果事情被传开,“鸬鹚”成了市场上的名角儿。也正是这只“鸬鹚”,开启了他的采石生涯——“根本停不下来”。  和王阿姨不同,“眼镜哥”采石头既不是和别人包车出行,也不是和朋友一块开着越野车去,而是一个人,带着馕、水和一把伞,骑着一辆自行车就出发了。他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玛纳斯河,而且多半是夏季。  “眼镜哥”说,那时候天气特别热,没有可以遮阴的地方,打伞也根本没用。每次捡上两三个小时,感觉快晒晕过去了。“回到家里,用凉水一冲胳膊,直接能摸下一层皮来。”也许正是捡石头经常风吹日晒的原因,“眼镜哥”虽然戴着眼镜,一副斯文的摸样,但他的皮肤却像田间地头的农夫,黝黑黝黑的。尽管很辛苦,但他仍然一直在做,在他看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有一次,我顺着玛纳斯河走了三四个小时,啥石头都没捡着,太阳把我晒得快不行了,整个人都晕乎乎的,我感觉快坚持不住了,干脆就在太阳底下往石滩上一躺……结果你猜怎么着?嘿!我一扭头发现不远处一堆乱石子里面冒出了一点白尖,我感觉那下面肯定有什么不一样的石头。”于是,“眼镜哥”连忙跑过去连挖带刨,将那块冒白尖的石头给挖了出来,把石头拿到河边洗了洗。  “洗干净后我发现上面有一个很特别的图案,当时我一下子没想起来是啥,只是顺手用手机拍了下来。拍完之后我发现,像极了一只鸬鹚!瞬间我就兴奋了,啥都不管了,抱着石头就朝回跑。”一路上,“眼镜哥”骑着自行车飞奔。  “眼镜哥”说,他捡石头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而且不是定期去捡,而是“看梦”。只有做梦梦到自己发现了玉石、奇石之类的石头宝贝,第二天就会骑着自行车出去捡石头。而且离奇的是,每次捡回来的石头和梦里的差不多(编者注:此事完全属于个人说法,不可全信,请勿模仿)。因此,别人是逢周末才去捡,而他则是逢梦必捡。他说,也许自己今生和石头有缘。  除了奇石,“眼镜哥”还捡过很多别的石头,比如和田玉、金丝玉、墨玉等,也曾见到过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有一个石头因隐约可见一位依靠在石山上的神仙,且将一只手指向了远方。因此,“眼镜哥”将这块石头取名为“仙人指路”,意为他指明寻石之路,因此他将这块石头收藏在家,放置床头,任凭谁出多高的价钱,他都不卖。  隐身派  有人发财有人遭殃  新疆本是大漠戈壁和绿洲冰川汇集之地,其中不乏美玉、奇石,瑰宝无数。正因如此,新疆人对这些石头总是怀有别样的感情。它们,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是平常的,也是特别的;是泛滥的,也是稀有的;是廉价的,也是昂贵的……有的人因为喜欢,所以去寻找,并择其一二收藏起来。而有的人,则因为其高昂到无底的市场价格,而进行疯狂的挖掘。  石河子人一般选择在玛纳斯河等一些就近的地方采玉,正因如此,记者并未寻觅到多少真正意义上的采石人。  但是,在同石商和石友们的交谈中,记者发现,其实采石的背后,除了有挖到奇石的欣喜,捡到玉石的兴奋,以及其中的欢乐与艰辛,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悲哀与酸楚。有人因为捡到一块极品玉石一夜暴富;也有人因为被人哄骗而倾家荡产;有人因为挖石头而命丧戈壁滩。“一两百台大型挖土机乱七八糟地停在玉龙喀什河河床上,机器轰鸣、尘土飞扬,整个河床被挖得乱七八糟,历经亿万年积累起来的厚厚的古河床被翻得千疮百孔,筛选过的石头被随地丢弃,整个河边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年男子告诉记者,他曾经去过和田,也曾幻想过在和田拾回来那么几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但当他看到疯狂的挖掘大军后,他就再也不想去和田捡石头了。“那样丧心病狂的滥挖滥采,再多的宝贝也会被掏干挖尽。就算有,也轮不到我们这些人,更何况让我去开挖掘机去采,我也下不了那个狠手。”  正是由于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对和田玉进行滥挖滥采,因此后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一些非法挖采和田玉的行为进行了明令禁止。从那以后,人们就很少见到有人去和田采玉了,但疆内其它一些地方,却又悄然涌现出了许多捡石头的人。  “虽然现在市场上很少见到采石人,但你看这些源源不断被石商们摆在地摊上贩卖的石头,就不难觉出,还是有一部分人依然从事着与采石相关行业的人。”  一位曾有过采石头经历的石商告诉记者,他曾听说有人因为捡石头被河水卷走,也有人在戈壁滩迷了路最后死在里头。当初的滥采滥挖,让资源变得匮乏,捡石头的人越来越少,好石头也越来越难找。“采石、采玉,已经渐渐成了隐形的职业,美玉、奇石就像染着血的煤,一些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一些则是以人的生命为赌注。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给贪婪人类的惩罚。”来源: 亚心网 文/图 记者 柯姣

邓公石馆 发表于 2014-5-29 08:14:14

支持一下!!!

孤独求? 发表于 2014-6-4 22:40:09

老师的藏品太棒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戈壁滩上的采石人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