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真正欣赏画面石的美
奇石贵天然。然而在观赏石中,有一类呈矿带状分布于地表或地下的岩石,如国画石、草花石、牡丹石、梅花玉、菊花石、鲁彩石等只有经过开采、切割、打磨等修饰工序,才能呈现美丽的观赏画面。这种切割、打磨等修饰活动,仅限于修理不理想的石形、石面,不协调的画面比例及不合适的画面位置,不仅未改变其天然画面的本质,而且可以使这些画面的自然之美得以彰显,因此是允许的、而且是必须的。画面石属于天然平面艺术品,它的画面是由不同质地、不同成分、不同色彩的纹理形成的,与传统绘画、摄影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对其修饰时必须遵循绘画、摄影艺术的美学规律,按照绘画、摄影艺术的审美观进行画面布局、切割、打磨,从而得到完美的画面效果。
笔者根据多年来赏石活动中的经验与体会,就画面石的修饰谈一些粗浅看法,以作引玉之砖。
一、 尽量减少画面的干扰因素
画面石的图案是自然天成的,因此它没有固定的规律可遵循,不可能按照绘画的审美要求精确地构图。其原始画面往往背景复杂繁乱,存在不可避免的干扰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工时对画面认真审视,通过切割法剔除干扰因素。
那么,什么是画面的干扰因素,如何发现画面的干扰因素呢?
所谓干扰画面因素即影响画面主题意境和观赏效果的杂乱图案。简单的因素可以是一条线段,一团阴影、一块色斑;复杂的干扰因素包括影响画面平衡、协调、整洁的系列画面因素。
石友在审视自己的石料时,不应只抱着欣赏的态度,仅关注画面的重点或自己的的兴趣点,而应当仔细、全面地审视画面,尤其是不太留意的边角等小细节,从而在加工时合理切割。
二、 要突出画面的观赏主体
当我们审视奇石画面时,首先有一个关注的重点,这就是画面的主体。如画面中一个标志性建筑,一只振翅飞翔的小鸟,一棵挺拔的树,一位形态酷肖的人物等等。然后才留意主体周围的环境与陪衬。要是这方石头更具美学价值,更具观赏性,就必需修正主体的位置,合理修正主体与陪体所占具的比例。
常用的修饰方法有三种:一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改变主体的位置,采用切割法尽可能使主体位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二是改变画面的大小,尽可能增加主体的比例,使画面显得紧凑、主体突出;三是综合考虑画面整体效果。
如有一方以色彩对比为主体的画面石,棕色小船是画面的观赏重点,白色的海面及海面上星星点点的小鸟是它的陪体。但画面上部有大片棕色阴影和两条不规则弧线,影响了主体的表达。通过切割除去画面上部阴影与弧线,并切割石头的边缘正好将小船的中心摆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以主体的位置、颜色的对比,强烈地突出了主题。
三、 设法强化画面效果
在完成去除干扰因素和突出重点景物之后,还要在强化画面效果方面做文章,广泛征求资深石友和有美术绘画、摄影经验者的意见,这样往往会使自己从初始固化的思路中跳出来,得到出乎意料的奇石作品。
强化画面效果的方法主要是修正石头外形使其与画面完整统一;其次是合理配置几座,让几座与画面珠联璧合、天衣无缝,成为画面意境的烘托、补充与延伸。
对于石面中显示多个主体的画面石,可大胆切割,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使其独立成石,不可勉强求大,分散观赏视线,失去观赏效果。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诚望法家教正。
(转自中国石友之家)
更多有关奇石的信息请关注中国石友之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