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展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312|回复: 0

雨 花 石 形 态 之 研 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8 13: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雨花石形态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雨花石形态,就是区别于其它观赏石的特有的外在形貌,由质地、线条、色彩、空间等要素构成,一般可分具象和抽象两大类。雨花石形态包括自然、偶发、人工(人工和偶发形态不在本文研究范畴)。在雨花石自然形态中,并非所有的形态都美妙绝仑。
028-a.jpg
 
    雨花石形态基础结构,即雨花石主要部位相互结合构筑为雨花石形体的基本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部分形体上相对稳定的概括性体貌态势,包括石头的体积、重量、轮廓面的起伏、凹凸、孔洞、褶皱、沟槽以及与此相关的质地、色彩、光线、空气、水碗、底座等相互之间的构成关系。雨花石的形态虽然种类繁多,但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几何形状即规则形态;一类是自由形态(可以称之为不规则形态)。一类是更为自由的一种复合形态(规则与不不规则的结合体),常是曲线、直线,或平面与曲面的复合形态,它具有奔放、自在的特点。从几何形体角度分,雨花石又可分为三种形体。具体如下:(1)圆形:椭圆体、椭圆柱体、球体(转子)、圆柱体、圆锥体、正多面体、曲面体等;(2)方形:包括长方体、正方体、方柱体、方锥体、八面体、方圆体等;(3)三角形:包括三角柱体、六角柱体、八角柱体、三角锥体等。

    从审美力度来看,雨花石的圆形体可以表现为柔和(由曲面形成的明暗色调),富有弹性和动感。其中,扁圆球体雨花石是球形的变形,有向外扩张之感,扁圆柱体雨花石既有柱体的率直性,也有轻、薄之感却又充满张力,曲面体有强烈的动感和张力感;球体雨花石是圆满、饱满的象征。而多面体是带梭角的球体雨花石,既丰满又坚硬。三角形体的雨花石具有向周围空间扩张之动感。

二、雨花石形态的特点和作用。

    纵观雨花石形态的历史和现实,与其它观赏石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体小量轻。苏东坡在《怪石供》中形容雨花石:"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芡"。民国初期一些雨花石收藏家把玩雨花石就有"一权一粟之中,孕千岩万壑之秀"之说。4000千年前南京人的祖先---北阴阳营人随葬的雨花石,状如纽扣。
二、是端正扁圆。雨花石因地壳运动、风蚀、水冲、搬迁,化整分零,磨去棱角,成为长江卵石的一种,多数雨花石的形态接近于端正扁平。三、是光滑蕴润。雨花石主要是由玛瑙、玉髓、水晶、蛋白、化石等五类组成,品种多、质地坚硬,粗石光滑,细石蕴润,水洗度好,手感极佳,真所谓"摩挲掌上日相将,袖中常见烟云绕",而不象其它观赏石那样石筋暴露,绉纹横柯、坑洼起伏。

    培根说:相貌美高于色泽美。民国雨花石收藏家王猩酋、张轮远等人提出"色为第一要素"的观念,使"重色轻形"的思想影响雨花石审美的进程,因而单独把形态放在鉴赏要素的次要位置,这是不够科学全面的,雨花石的形态与其它构成要素是相辅相承的,脱离其它因素的形态,是僵化的,没有生命力的,终究难以引起人们的审美情调。而形态不美的雨花石,同样也难以给与人美的享受。因此我们必须把雨花石的形态放在构成雨花石主要要素关系中来研究和考察,寻找出其引发美感的基因。传统的雨花石的形态欣赏,追求的是合乎自然规范的端正扁平,理由是:一是便于放入碗中观赏;二是曲线美是大众审美的要求。石因水而奇,水依石而韵,一些蛋白、油泥质的雨花石轮廓,线条流畅得尤如摩尔石,让你爱不释手。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石英、石中石、粗彩石、石面粗糙饱满、轮郭线曲折辗转、抑扬顿挫,散发出阳刚之气。我们需要寻找雨花石的形态中寓含着动与静、阴与阳、雄浑与秀丽的辩证与统一之美,这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地。真所谓"闲静好比花映水,行动好似风拂柳"。

三、雨花石形态美包含的对偶范畴关系。

    我们通过综合前人研究的成果,结合近年砂矿所产的雨花石和赏石实践,认为欣赏雨花石的形态美,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对偶范畴的审美关系。

一是大与小的关系。
       "大"与"小"在一定范围内是一对矛盾,也是一种量的规定。艺术形象的感染力是历史、宗教、政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用大小来衡量的,而是用由形象构成要素相互关系决定。可以说,一种形象内涵越丰富,其形象性就越大,反之越小。所以,我们认为,艺术只有高低优劣,没有大小之分。中国画"竖画三寸,当千仞之美;横墨数尺,体百万之回"、中国戏曲舞蹈"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中国诗歌,著一字而境界全出。"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秤铊虽小,却能压千斤。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在灵。就雨花石而言,品大,固然先形夺人,气势磅薄;但小品,如果形象逼真,照样光照耀人,崭露头角,独执牛耳。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在《石道因缘》提出了"小中见大"和"大在小中"的论点。"观赏对象是否动人,是否耐看,主要不取绝对于物理尺寸的大小。在观赏石者的意象中,大与小没有绝对差异,它们显示出来的具体气概,既可能由大观小,也可能以小见大。"。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具有奇纹异彩成景成像的前提下,特大型雨花石才能弥足珍贵。反之,如果没有内容,一览无余,石品再大,终究不能够画出一幅美妙的图画来。所以,著名雨花石鉴赏家刘水先生在《雨花石鉴赏》中概述了雨花石小巧玲珑,可谓之"小家碧玉",以小巧取胜的道理。大与小只有切合主题,才能赏心悦目,愉悦身心。我们欣赏中,常遇到这样的体会。雨花石如果散发出壮美,那么石面上图案内容多是以曲折起伏的自然线条为主,或山川起伏,或大河奔流,或层层梯田,或锦绣大地,只有这样,才能把山河的辽阔,气势雄浑充分表现出来。这时就要求石面要大。如果感觉到是秀美,石中图案多为的一亭一桥,一条曲径小道,几株柳暗花红,水边倒影,楼角翼然,这些以具体景物形体线条为主,客观要求石品要小,通过小巧的形态,表现出清新幽雅的味道来。

二是厚与薄的关系。
    当前,雨花石收藏界有两种赏石观念,针锋相对,此起彼伏。一派认为薄比厚好,理由是自民国以来,张轮远等人均认为,薄体现柔和,容易摆平,形成透感,而厚则臃肿、笨重;一派认为薄比厚好。理由是雨花石象鲁迅笔下《故乡》中的豆腐西施,骨瘦如材,有什么美感可言。如果石体浑园饱满,如青春少女,丰韵多姿。

    对雨花石形体饱和度的选择,通常要综合石面的色彩、线条、质地、成像、主题、光线、水和碗、目测距离等环境因素考虑,其中成像与环境、光线的作用很重要,协调得体,能够使雨花石展览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只有在石面上充分具备了审美情趣的前提下,雨花石的厚薄才有艺术品格上的侧重或表现的适应性。厚重饱满的雨花石具有较大的空间深度和较强的可塑性,赋予其情感表达形式以庄重、沉稳、严肃、浑厚的效果和恢弘的气势;浅薄、清澈见底玻璃透的雨花石,则以行云流水般涌动的绘画性线条和多视点切入的平面性构图,传递着轻音乐般的平和以及抒情诗般的浪漫柔情,彰现钟灵毓秀之美,给人恬静淡雅的感觉。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自叙所画虾是河虾与对虾、海虾的综合体,"河虾活泼但失之单薄;对虾丰满,但失之灵敏。两者结合,便可取长补短"。雨花石的形态饱和度与主体的趣味有着极大的关系,如色彩、质地、线条等,关键是你是如何是把握、调适,寻找到与主题相协调的表现关系。例如摄影,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强调某种视觉感受和心理状态,也可以有意地忽视其它因素,使画面比较饱满。一枚具有极强的直观效果和立体感受的雨花石,一定是自然造化形成主题的结果,厚薄有致,该厚时则厚,该薄时则薄,厚与薄相互交替,恰到好处,烘托主题,惟妙惟肖,妙趣天成。
028-b.jpg  
    三是端正与奇特的关系。
    对端正与奇特的论述有以下几个观念:一是以民国雨花石收藏家王猩囚和张轮远先生关于雨花石体态的论述。他们把石形分为8种形态,其中圆形、椭圆形、条形、方形为常见形态,评价石品优劣时,以端好为上品。二是池澄先生在《雨花石谱》提出了"端圆与奇罕是相互矛盾的。形体端圆可以出妙品,形体怪异也可出妙品"。 三是刘水认为,卵形以外的雨花石,即不规则的几何形态,其中一部分造型奇特,具有阳刚之气势的供石,可以与其它观赏石平分秋色。

    上述三种观念:一是张轮远、王猩囚的"端正论",反映了以秀丽为主的大众审美观,符合自然之规范要求,但不能够代表全部。二是池澄先论述端圆与怪异是一对矛盾,都能出妙品,把张轮远的"端正"观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没有把两者在一定范围内的相互联系和转换关系讲清楚,似乎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三是刘水先生肯定了张轮远的端正说的基础,认为奇特形态的雨花石不一定都是上品,要具备了阳刚之气的雨花石,才能够算是上品,把雨花石的奇特形态美学研究作了较为科学、详细的研究,推动了雨花石形态的深入研究,但仅把具备了阳刚之气作为雨花石奇石审美的唯一要素,失之偏颇,应当包括阴柔之美。

    我认为,端正与奇特是一种范畴,既有区别有又联系,奇特是绝对的,端正是相对的,奇特的雨花石有端正,端正的雨花石上有奇特,有时它们两者之间各取所妙,相辅相成。石型如兵法,有奇有正,奇正相生,奇正循环,奇正之变幻无穷。已故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国画造型非常奇特,令人惊心动魄,视觉的冲击力非常强烈,但与主题非常契合。如同云彩一样,不与天空巧妙结合,就会暗然失色,因而,画家常说,云彩是是大自然写在长空上的语言。再说,白居易写杨贵妃"回头一笑百媚生",写琶琵女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人物神态描绘总与主题息息相关。太原晋祠有几十尊侍女像,一个个既端庄又活泼,神情姿态配合得和谐委婉,栩栩如生。脱离石面内容单纯追求端正与奇特效果没有审美实际意义。因此,在实际赏石中我们要做到念好"情"、"容"和"动"三字经。一是调动"情"。即情满溢石,赏石家应该有诗人心灵,把雨花石形体的轮廓线条结构看作是生命的对象,认真研究雨花石的轮廓线条的形状、姿态和伸展方向,从中找到最能够烘托主题,调动观众的联想,传达石的神韵,达到拟人的效果。二是讲究"容",即兼容并蓄。下去一把家,回来再分家,不管是粗石、细石,不管是端正体,还是怪异石,只要有看头,觉得有特点的,都要一网打尽。端正寓于奇妙,奇特包含端正,这两者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的人的审美下,是有所变化的。三是关注"动",气韵生动。石涛《画语录》"动之以旋",动之以旋不仅是一种笔墨的技法,更是一种境界。刘海粟论中国画时说:竖的东西崇高,横的东西浩瀚。《马踏飞燕》造型表达了动势,令人过目不忘。部分雨花石异形体和端正体,只要找到视觉平衡点,总是能够发现出动静有致、舒展流畅的审美情趣。

    四是粗糙与光滑的关系。物体尽管千姿百态,质地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其表面结构不外乎粗糙的表面结构、光滑的表面结构。粗与细所表现的审美是不同的。如,景德镇的瓷器,瓷质细腻,形体秀丽,有细巧挺秀的美感,而宜兴的紫砂,则有古朴的美。《庄子·秋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多那太罗和贝尔尼尼分别用青铜和大理石雕塑的《大卫》形象,由于材质不一样,青铜的细腻致密更加突出大卫的赢弱形象;大理石的粗糙体现大卫的粗犷形象,在艺术上是异曲同工之妙,恰到好处。

    在人们的想象中,雨花石细石比较细腻,粗石比较粗糙,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粗糙和光滑是视觉和触感肌理感受的不同结果。我们用眼看到的质地、色彩、光泽和纹理,称为视觉肌理,用手去感觉到雨花石表面凹凸起伏的组织结构谓之触觉肌理,但两者是有联系的,人们依靠触觉感知的凹凸起伏,在视觉上也能够感知,当视觉感知触觉肌理的起伏结构时,自然又加上了质地、色彩和光泽诸因素。粗与细通过手摸眼观能引发人的联想,感受某种美好的东西。壁如:同样是皮肤,由于年龄、性别、境遇不同,也呈现质感差别,老人的皮肤有皱纹,年轻人皮肤滋润,工人皮肤粗糙,演员皮肤细腻。这些不同质地的差别表现石面上,可以使人觉得物体可触可摸,生动亲切,加强画面感染力。

    雨花石表面肌理的粗糙与光滑在特定条件下也有可能转换,有些玛瑙纹石,表面有许多变化的线条,手感粗糙,但一旦浸入水中,在灯光的照耀下,与石面的线条、色彩组成具有光滑柔和的美感,视觉上就感觉比较细腻。有些蛋白石,手感园润,眼观发亮,但置于水中,指甲痕显露无遗,使人感觉有粗糙之味。一些表面粗石虽然质地厚重,比不上玛瑙质地的灵空,但有一些水洗度较好尤其水洗度好的卵石,像油泥质雨花石,似彩陶石、摩尔石一样光溜浑圆,。粗石不粗,细石不细的现象也是存在的,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喜爱挑选无疤无裂,圆蕴光滑的雨花石,特别钟情于蛋白、油泥质的雨花石,光洁如瓷,石质如玉,细腻慎密,莹润剔透。但有些雨花石虽然石面粗糙,绉折、有洞眼、自然疤痕,但由于它能够与形、色、线条,自然巧妙成一个主题。如,裂痕形成河流,洞眼成就水中月、凹凸不平构成山丘起伏等,达到化腐朽为神奇,妙自天成。因此,粗糙和光滑,凹与凸、平与斜各部分不同分布、阴阳变化都可能引发艺术效果。谁能够在在赏石活动中,能够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驾驭各种雨花石的形态,他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变常品为珍品,游刃有余,进入一个赏石的自由王国。

    鉴赏雨花石的粗糙与光滑要把握三点:一是要充分考虑了雨花石主题内容和成像的特点如山水、人物、花鸟鱼等,该粗则粗,该细则细,服从主题,烘托内容;二是要充分考虑到雨花石形态的表现方式,是放置水中,还是立于案几,或是掌中赏玩,其趣味是不同的。根据表现方式,来选择雨花石的粗糙和光滑的效果,保证形态要藏拙展美,展现出最让人激动的一面,愉悦身心。三是要充分考虑到雨花石形态的个性。每枚雨花石的形态都不一样,其粗糙和光滑的程度也不相同,总有其特点,要把粗糙和光滑特点与形态的个性特点充分表现出来。

    综述以上,我们认为,石品是一种审美元素,是雨花石的载体,它的视觉美,不管是大或小;不论是厚与薄,无论是端正与奇特,也不乎轻与重,关键是要能够与内容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传承审美文化,缔造灵性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邮箱:89409@qq.com|电话:13707107108|法律声明|【石展网】 ( 鄂ICP备09021864号-1 )

GMT+8, 2024-3-29 09:14 , Processed in 0.1027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